岂不护枝叶,深培在此根。
皇天应有意,人竹两多孙。
馋腹空千亩,清阴盖一门。
兴来不暇问,脚眼到君园。
注释:
为余君题保竹卷。
岂不护枝叶,深培在此根。
皇天应有意,人竹两多孙。
馋腹空千亩,清阴盖一门。
兴来不暇问,脚眼到君园。
赏析:
这是一首咏竹的诗。全诗通过写竹子的生长、茂盛以及竹子与作者的关系,表现了竹子的高大挺拔和生机勃勃的生命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首句“岂不护枝叶”,是说竹子不仅能够保护树叶和枝条,还能深深扎根于地下。这既体现了竹子的特性,也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赞美之情。
次句“深培在此根”,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生长过程。它不仅仅是在表面上的养护,而是在深深的土壤中扎根生长,展现出竹子顽强的生命力。
第三句“皇天应有意”,则是表达了作者对于竹子生长规律的观察和认识。他认为,大自然的规律是有意的,而竹子正是这种自然规律的产物。
第四句“人竹两多孙”,则形象地描绘了竹子的生长状态。它不仅仅是一个人或一个家族的财富,而是整个自然界的财富,象征着繁荣昌盛。
“馋腹空千亩”一句,则是以夸张的手法来形容竹子的巨大规模。它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庭院,而是可以容纳整个千亩土地的绿色空间。
“清阴盖一门”一句,则是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竹林的美景。它不仅仅是一道绿色的屏障,更是一种清凉宜人的避世之地。
最后两句“兴来不暇问,脚眼到君园”,则是表达了作者对于竹子的喜爱之情。他甚至没有时间去询问竹子的具体信息,只是简单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仿佛已经来到了他的园林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生长、茂盛以及与作者之间的关系的描述,展现了竹子的高大挺拔和生机勃勃的生命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