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襟敛袭,明器充如。
丁都护。
杞梓桐柏,狸首斑如。
丁都护。
北山石椁,纻絮斫漆乎。
丁都护。
若堂若防马鬣乎。
丁都护。
菟裘营丘嬴博乎。
丁都护。
东西南北可识欤。
丁都护。
千秋万年可无虞。
丁都护。
死者乐土,生者安居。
丁都护。
夫骨有托,终以宁妾躯。
丁都护。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元稹。诗中描述了丁都护的墓地,以及他的遗骨如何安葬。
第一句”衣襟敛袭,明器充如”,意思是丁都护的衣物被整齐地收起,用来装他的明器。这里的“衣襟”可能指的是他生前的衣服,而“敛袭”则意味着这些衣服将被整理好并妥善保存。
第二句”丁都护。”,可能是对前一句的重复或强调。
第三至第七句描述的是丁都护墓穴的规模和装饰。”杞梓桐柏”可能指的是建造墓穴的木材,”狸首斑如”则形容了雕刻在墓穴上的图案。
第八句”北山石椁,纻絮斫漆乎”,可能指的是墓穴的构造材料和装饰材料。”纻絮”是一种纺织品,而”斫漆”则是指使用漆料来装饰墓穴。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墓穴内部的结构。”若堂若防马鬣乎”,可能指的是墓穴内部的空间布局,”菟裘营丘嬴博乎”,可能指的是墓穴内的装饰。
最后几句则是对丁都护墓地的评价。”东西南北可识欤”,意味着无论从哪个方向都能认出这个墓地。”千秋万年可无虞”,表示这个墓地可以保证死者的灵魂得到安宁,不会遭受千年万代的困扰。”死者乐土,生者安居”,这是对死者的祝福,希望他们能够得到永恒的安宁。
整首诗通过对丁都护墓地的描述,表达了对于逝者安息的祝愿,以及对生命意义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