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梢曙色映朝霞,沙净春堤步落花。
负郭有田清世业,高居无事野人家。
檐空剩插清明柳,山近先烹谷雨茶。
不是青春壮游处,暂随歌舞乐年华。

甲寅二月晦日雨霁会饮朱彦明庄上

林梢曙色映朝霞,沙净春堤步落花。

负郭有田清世业,高居无事野人家。

檐空剩插清明柳,山近先烹谷雨茶。

不是青春壮游处,暂随歌舞乐年华。

注释:

  1. 甲寅:古代纪年法,即干支纪年的一种。此处指公元1424年,是作者在弘治七年(1494)之后,于正德五年(1509)之前的时间。
  2. 晦日: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又称除夕、月晦。
  3. 霁:雨停了。
  4. 会饮:一起饮酒。
  5. 彦明:这里指朱彦明,一个姓朱的朋友。
  6. 庄上:庄园之上,指朱彦明的庄园。
  7. 林梢:树林的梢头。
  8. 朝霞:早晨的云霞。
  9. 沙净:沙地干净。
  10. 春堤:春天里干净的小河堤。
  11. 负郭:背倚外城,即城郊。
  12. 清世业:清白的世业。
  13. 高居:高高的住所,指隐居生活。
  14. 檐空:屋檐空旷。
  15. 清明柳:清明时节的柳树,通常用来插戴或制作清明节的用品。
  16. 山近:山近之处,指山下的茶园。
  17. 谷雨茶: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谷雨前后适合采摘茶叶,此时采制的称为“谷雨茶”。
  18. 壮游处:年轻人出游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田园生活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
    首联“林梢曙色映朝霞,沙净春堤步落花。”描述了早晨时分,树林梢头映照着晨光,天空中洒满了朝霞;春天的小河边,洁净如洗,脚下是铺满落花的堤岸。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颔联“负郭有田清世业,高居无事野人家。”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诗人背依外城,拥有一片清白的世业;而他则选择了一个远离尘嚣的高高的住所,过着闲适的生活。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
    颈联“檐空剩插清明柳,山近先烹谷雨茶。”则具体描绘了诗人与朋友相聚的情景。诗人的屋檐下还残留着一些清明时节的柳枝,而山下的茶园已经开始忙碌起来,煮制着谷雨茶。这两句话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让人感到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亲密无间。
    尾联“不是青春壮游处,暂随歌舞乐年华。”则是诗人对人生态度的反思。他意识到,自己并非年轻时那样热衷于出游和娱乐的时光,而现在只是暂时地随着歌舞来享受人生的欢乐。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和田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态度。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下生活的珍惜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