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村耕隐处,菉竹似云屯。
九曲不知径,千竿方到门。
幽期分少室,美盛亚淇园。
为问平安信,传芳见子孙。

注释:

竹庄:隐居之处,以竹林为标志。 西村耕隐处:在西边的村庄里隐居。 菉竹似云屯:菉竹如云般聚集。 九曲不知径:曲折的道路让人难以找到入口。 千竿方到门:千竿竹子才达到门口。 幽期分少室:与朋友约定,一起到少室山游玩。 美盛亚淇园:美丽繁荣堪比淇水之园。 为问平安信:询问平安的消息。 传芳见子孙:希望美好的事情能传扬给子孙后代。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竹林隐士生活状态的诗歌,通过对竹林和隐士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诗的前两句“西村耕隐处,菉竹似云屯。”描写了隐士居住的地方是一个偏僻的村庄,周围都是郁郁葱葱的竹林。这里的”菉竹”指的是绿竹,形象地描绘出竹林茂密的景象。”似云屯”则形容这些竹子高大而密集,给人一种遮天蔽日的感觉。

第三句“九曲不知径,千竿方到门。”描绘了竹林中曲折蜿蜒的小道,以及只有几根竹子才能到达门口的情景。这里的”九曲”和”千竿”都强调了竹林的庞大和复杂。

第四句“幽期分少室,美盛亚淇园。”表达了隐士与朋友相约去少室山游玩的愿望,以及他们期望的美好景象。”少室”是位于河南登封市嵩山南麓的一个地名,这里用它来象征隐士的理想家园。”美盛”则表示希望这个地方能够繁荣昌盛。

第五句“为问平安信,传芳见子孙。”则是对隐士的一种祝愿,希望他们在远离尘嚣的地方过上平静的生活,同时也希望他们的美好事迹能够流传下去,影响子孙后代。

这首诗通过对竹林、隐士生活和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美好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