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谈匡庐,越人谈天姥。
何如对此云山图,为我胸中洗尘土。
山青青兮云英英,树苍苍兮泉泠泠。
小桥曲径数十转,百亩石田如掌平。
茆屋参差出林罅,鸡犬声中杂人籁。
鸭舌沙头竹叶舟,紫蟹银鲈不论价。
何人拖屐吟松风,应是劳劳办诗债。
我惭诗债百不酬,久无清兴笔亦羞。
看此图中堪避俗,可能借我三间楼。
有楼可借不数住,微名羁绊何时休。
固不学东山之安石,亦不敢望南阳之武侯。
钻研章句咀陈腐,独慕万古情悠悠。
行当了此念,拂袖寻浮丘。
青鸾白鹤许我驾,飘然径入云山游。
匡庐天姥有佳处,处处小住三千秋。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李白的《云山图》。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第一句: 楚人谈匡庐,越人谈天姥。
- 注释:这里的“匡庐”指的是江西庐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而“天姥”则是指浙江舟山群岛中的著名景点。
- 赏析:诗人通过提到不同的地理名称,表达了他对不同地方自然美景的喜爱。
第二句: 何如对此云山图,为我胸中洗尘土。
- 注释:在这里,“云山图”指的是一幅描绘山水画的作品。
- 赏析:诗人通过这幅图来净化自己的心志,象征着他想要远离尘世的喧嚣,找到内心的宁静。
第三到第五句: 山青青兮云英英,树苍苍兮泉泠泠。
- 注释:这些描写展示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水画面。
- 赏析:这三句诗通过对山、云、树、泉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第六到第八句: 小桥曲径数十转,百亩石田如掌平。
- 注释:这里的“曲径”指的是弯曲的小道,“百亩石田”则是指广阔的农田。
- 赏析:通过描绘曲折的小径和平坦的农田,诗人传达了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第九到第十二句: 茆屋参差出林罅,鸡犬声中杂人籁。
- 注释:这些描述展示了一种朴素而又和谐的生活场景。
- 赏析:这些诗句描绘了乡村的日常生活,让人感受到一种淳朴和宁静的氛围。
第十三到第十四句: 鸭舌沙头竹叶舟,紫蟹银鲈不论价。
- 注释:这里的“鸭舌沙头”是一种特定的捕鱼方式,而“竹叶舟”则是一种轻巧的船。
- 赏析: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不受物质欲望的束缚。
第十五到第十六句: 何人拖屐吟松风,应是劳劳办诗债。
- 注释:这里的“拖屐”指的是拖着鞋子在山林间行走。
- 赏析:诗人通过这一动作,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
第十七到第十八句: 我惭诗债百不酬,久无清兴笔亦羞。
- 注释:这里的“惭愧”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创作出更多佳作的遗憾之情。
- 赏析:诗人通过自责来表达自己的无奈和失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
最后三句: 看此图中堪避俗,可能借我三间楼。
- 注释:“三间楼”是作者想象中的居所,代表着一种理想的隐居生活。
- 赏析:诗人通过这最后的幻想来表达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结语: 有楼可借不数住,微名羁绊何时休。
- 注释:这句话表明诗人虽然渴望隐居,但现实条件限制了他只能暂住于此。
- 赏析: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自己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前困境的无奈。
尾声: 固不学东山之安石,亦不敢望南阳之武侯。
- 注释:这里的“东山之安石”指的是晋代人物谢安,而“南阳之武侯”则是指三国时期的诸葛亮。
- 赏析:诗人通过引用这两个历史人物,来表达自己不愿效仿他人,只愿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和艺术追求。
最后几句: 钻研章句咀陈腐,独慕万古情悠悠。
- 注释:这里的“章句”指的是儒家经典中的语句和解释,“陈腐”则是指过时的思想或学说。
- 赏析: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传统学问的态度,即他并不追求那些过时的知识,而是更注重于对人性和情感的深刻理解。
结尾: 行当了此念,拂袖寻浮丘。
- 注释:“浮丘”在这里可能是一种隐士的称呼。
- 赏析: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决定放下世俗的羁绊,寻找内心的平静和自由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展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他既赞美了自然之美,又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学问的反思。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