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破苍烟,飞壑见此洞。
绝顶入清寒,凡躯断登羾。
谺然敞今古,青壁色飞动。
一径彻丹崖,残碑得扪弄。
凌虚有高阁,远目聊一送。
秋色淡江天,跳出几云梦。
错落解金鱼,铿铮鸣铁凤。
惨澹一老僧,无言守虚瓮。
捧觞随地主,偶尔逐啽哢。
岭南虽高秋,残暑敌夏仲。
名区更幽赏,絺绤堪一讽。
志适形乃忘,真能变炎冻。
安得登吾民,于于免哀痛。
【注释】:
- 驱车破苍烟:驱车穿行在苍茫的烟雾中。
- 飞壑见此洞:飞泻而下的峡谷之中,显现出这洞穴的美景。
- 绝顶入清寒:登上高处,感受到一股清凉的气息。
- 凡躯断登羾:身体仿佛被切断,无法继续上升,形容极度寒冷或痛苦。
- 谺然敞今古:豁然开朗地展现出古今的风貌。
- 青壁色飞动:青色的墙壁色彩流动、变幻莫测。
- 一径彻丹崖:一条小路一直延伸到红色的山崖上。
- 残碑得扪弄:残破的石碑让人可以抚摸、欣赏。
- 凌虚有高阁:高耸入云的楼阁凌驾于虚空之上。
- 远目聊一送:放眼望去,只把目光送给远方的人。
- 秋色淡江天:秋天的景色淡雅,仿佛江水一般宁静。
- 跳出几云梦:像是跳出了几处云彩梦境。
- 错落解金鱼:错落有致地展现了金色的鱼儿图案。
- 铿铮鸣铁凤:铿锵有力的声响像是铁凤的鸣叫。
- 惨澹一老僧,无言守虚瓮:一位年迈的僧人,默默地守候着空无一物的瓮。
- 捧觞随地主:捧着酒杯随着主人敬酒。
- 偶尔逐啽哢:偶尔追逐着蟋蟀的声音。
- 岭南虽高秋,残暑敌夏仲:即使南方的秋季依然炎热,但已经比夏天要凉爽多了。
- 名区更幽赏,絺绤堪一讽:名胜之地更加幽静宜人,这里的衣服足以成为讽刺的对象。
- 志适形乃忘:心情与外在环境达到和谐时,就会忘记自己的存在。
- 真能变炎冻:真的能够使炎热和寒冷得到改变。
- 安得登吾民,于于免哀痛:怎样才能让百姓不再遭受哀痛。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游风洞寺的奇景以及诗人的感受,传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人生之境的感慨和思考。诗中以“游风洞寺”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充满神秘和美丽的地方,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诗人通过驱车穿行在苍茫的烟雾中,飞泻而下的峡谷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神奇。这种景象不仅令人震撼,也激发了诗人的灵感和创作欲望。接着,诗人登上高处,感受到了一股清凉的气息,身体仿佛被切断,无法继续上升,形容极度寒冷或痛苦。这些细节描写,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诗中以“谺然敞今古”一句,豁然开朗地展现出古今的风貌。这一形象化的表达手法,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古代与现代交融的场景之中,感受到一种时空交错的美感。此外,“一径彻丹崖”一句则通过一条小路一直延伸到红色的山崖上,进一步描绘了游风洞寺的壮丽景观。而“残碑得扪弄”一句,则让人可以触摸到残破石碑的质感和历史的痕迹,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凌虚有高阁”、“远目聊一送”等词句的运用,表达了自己对于高远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同时,“秋色淡江天”一句则将画面从山岳转向江面,以淡雅的色彩和宁静的氛围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跳出几云梦”一句则以活泼的想象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美好。
诗中通过“安得登吾民,于于免哀痛”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百姓苦难的同情和关切。这种情感贯穿全诗始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意识。
这首诗以游风洞寺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诗人还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既有艺术价值,又有思想深度,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