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都望此时圆,偏是清辉隔暮烟。
安得刚风驾黄鹄,拨开浮霭见青天。
冰轮莹彻金樽里,宝镜高悬玉殿前。
老子陶陶便沉醉,任渠明日又明年。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原文:

咏月复元善

人心都望此时圆,偏是清辉隔暮烟。

安得刚风驾黄鹄,拨开浮霭见青天。

冰轮莹彻金樽里,宝镜高悬玉殿前。

老子陶陶便沉醉,任渠明日又明年。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第一句:“人心都望此时圆”
  • 注释:所有人都期待着月亮在这个时候变得圆满。
  • 赏析:这句表达了人们对月亮圆满时刻的向往和期待。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月亮常常被赋予美好的象征意义,如团圆、美好等。因此,这句话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家庭团聚、情感圆满的美好祝愿。
  1. 第二句:“偏是清辉隔暮烟。”
  • 注释:但偏偏月亮的光芒被黄昏的烟雾所阻隔。
  • 赏析:这句描绘了月亮在傍晚时分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偏是”这个词,表达了一种无奈和遗憾,即尽管月亮很美,但它的光芒还是被烟雾所遮挡,无法让人们完全欣赏到它的美丽。
  1. 第三句:“安得刚风驾黄鹄,拨开浮霭见青天。”
  • 注释:如何能获得强劲的东风,驾着黄鹤,冲破浮云,看到那青蓝色的天空?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他想象如果能借助东风的力量,就能像驾着黄鹤一样飞过重重阻碍,看到真正的蓝天,感受到自由的喜悦。这里的“黄鹄”象征着高远、自由的精神境界。
  1. 第四句:“冰轮莹彻金樽里,宝镜高悬玉殿前。”
  • 注释:明亮的月光清澈透明地照耀在酒杯里,宝镜高高地悬挂在玉殿之前。
  • 赏析:这句诗以精美的意象展现了月亮的光辉。诗人用“冰轮”比喻月亮的明亮和清澈,用“金樽”象征富贵和高雅,而“宝镜”则代表着纯洁和完美。这样的描绘不仅美化了月亮,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第五句:“老子陶陶便沉醉,任渠明日又明年。”
  • 注释:我陶然自得地陶醉其中,任由明天又是一年。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当下时光的珍惜和沉醉。他用“老子陶陶”来形容自己心情愉快、沉浸在美好的生活中,而“任渠明日又明年”则意味着无论时间如何流转,他都愿意享受当下的美好时光。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月亮的美丽与变化,传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悟和情感体验。从对月亮的期盼、对自由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到对当下时光的珍视和沉醉,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