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两度游东岳,此度重游景愈奇。
序属清秋消瘴雾,人于绝顶指华夷。
扶桑日上鸡初唱,绛阙风高鸟不居。
俯仰混茫浑一笑,只今悟却未分时。

重登泰山

三年两度游东岳,此度重游景愈奇。

序属清秋消瘴雾,人于绝顶指华夷。

扶桑日上鸡初唱,绛阙风高鸟不居。

俯仰混茫浑一笑,只今悟却未分时。

注释:

  1. 三年两度游东岳:指的是作者三年内两次游览了泰山。
  2. 此度重游景愈奇:这一次重游泰山,景色更加奇特。
  3. 序属清秋消瘴雾:秋天到来,天气逐渐凉爽,瘴气被驱散。
  4. 人于绝顶指华夷:站在泰山的顶峰,可以俯瞰四方,将中华和夷狄区分开来。
  5. 扶桑日上鸡初唱:太阳从东方升起,鸡开始打鸣。
  6. 绛阙风高鸟不居:红色的宫殿在朝阳下显得庄严美丽,但鸟儿却不在这里栖息。
  7. 俯仰混茫浑一笑:无论是抬头还是低头,看到的都是茫茫一片,这让我不禁笑出声来。
  8. 只今悟却未分时:现在我已经理解了这种无法分辨时间、空间的感觉。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重登泰山的诗。首联“三年两度游东岳,此度重游景愈奇”表明作者已经多次游览了泰山,而这一次的景色更为奇特。第二联“序属清秋消瘴雾,人于绝顶指华夷”则描述了季节的变化以及站在泰山之巅可以俯瞰四方的景象。第三联“扶桑日上鸡初唱”形象地描绘了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情景,而“绛阙风高鸟不居”则表现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末联“俯仰混茫浑一笑,只今悟却未分时”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空间的感悟,即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保持一种超脱的态度。这首诗通过对泰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