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黄且落,陂冈纵复横。
飒飒阴风吹,繁条折不鸣。
迢递暮山上,日没寒云生。
去鲁非其志,游梁竟无成。
栖栖何所之,言涉湘与衡。
还将送君泪,寄吊古屈平。

【注释】

草木黄且落,陂冈纵复横:指秋天的景色。陂,池塘;冈,高地。

飒飒阴风吹,繁条折不鸣:飒飒风声阵阵,但树枝被折断了也不会有鸟鸣叫。飒飒,形容风声;阴风,秋风。

迢递暮山上,日没寒云生:远远望去暮山之上,太阳落下时云层升起,天色渐暗。

去鲁非其志,游梁竟无成:离开鲁国不是他的本意,在梁国也未能有所作为。

栖栖何所之,言涉湘与衡:徘徊彷徨不知往哪里去,要经过湘水和衡山。

还将送君泪,寄吊古屈平:还要为送别的朋友流泪,因为屈平是古代楚国人,诗人以“古屈”自比。

【赏析】

《送客之楚》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五律诗之一。此诗作于公元760年(大历五年),当时杜甫因避战乱暂居夔州。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自己前途的忧虑和不安。全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首联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草木枯萎,落叶飘零,陂岸上高高低低的丘陵纵横交错。这里的“陂”、“冈”、“草木”、“黄”等词汇都充满了秋天的气息。同时,“草木黄且落,陂冈纵复横”一句也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生动而富有层次感。

颔联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凄凉的氛围:飒飒阴风吹拂着大地,枯枝败叶发出沙沙的响声。然而,尽管大自然已经凋零,鸟儿们却仍然顽强地生存着,它们的歌声依然回荡在空中。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感慨和无奈。

颈联进一步拓展了这种情感的表达:遥远的暮山之上,夕阳西下,寒云升腾而起。这里的“迢递”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距离之远、景象之幽,使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寂寥与孤独。同时,“日没寒云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

尾联则转向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虽然离开鲁国并非出于本意,但在梁国也并未取得什么成就。因此,诗人只能选择离去,带着对朋友的深情厚谊,继续前行。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和珍惜,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

最后一句则直接点明了主题:诗人还将为送别的朋友流泪,因为他们都是古代楚国的人,而自己则是“古屈”。这里的“送客之楚”不仅是对友人的离别,也是一种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到历史和文化之中,使整首诗显得更加深刻和有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