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苜蓿,夜色净筼筜。
三五分今夕,寒暄叙一觞。
寻山聊辍轭,对月欲沾裳。
灯火归骖晚,应怜似葛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是一道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因此,翻译时要保留关键词,注意词性及主谓宾等句子成分;赏析要从主题(思想感情)、意境、构思、手法、语言等方面考虑。
“正月十四夜饮朱广文斋头”,首句开门见山地交代了时间、地点。“春风”两句写宴席上的情景:春风吹拂着苜蓿地,夜色清澈,竹林中风声萧瑟。这两句描写了一幅清丽的夜景图。“三五分今夕,寒暄叙一觞”,诗人借酒消愁,以抒怀。“三五分”是虚指,意思是说“今天”喝了一点酒。“寒暄”是指酒的温凉,也暗指人的态度。“叙一觞”即饮酒。
【答案】
正月十四夜
春风吹苜蓿,夜色净筼筜。
三五分今夕,寒暄叙一觞。
寻山聊辍轭,对月欲沾裳。
灯火归骖晚,应怜似葛疆。
译文
正月初十晚上在朱广文家饮酒作客,
春风轻拂苜蓿地,夜色澄净映竹影。
今晚只喝了一小杯酒,寒暄几句话,
停下车辕休息一会,对着明月想落泪。
夜晚的灯火渐渐黯淡,回到马鞍旁已是深夜,
你我应像葛疆一样互相怜惜!
赏析
是作者在正月初十晚上于朱家作客时所作的。首句开门见山地交代了时间、地点:“正月十四夜饮”点明题意,交待了作客的时间和地点。次句“春风”两句,是描绘宴会上的景色。春风轻拂苜蓿地,夜色澄净映竹影。“春风吹苜蓿,一夜绿阴千里”(《木兰花·春风杨柳万千条》)。而此二句则写春色之景,与《木兰花》所写的暮春时节的景象迥异。“清风”句写宴会上的气氛。“夜色”句写宴会中的情事。“寒暄”句写宴席上的交谈。“寻山”四句,是诗人在宴会上的所感所思。“寻山聊辍轭”,写宴会结束,驾车回去时的情景。“对月欲沾裳”,写停车观赏月色,不禁想起故乡的离愁别绪。“灯火归骖晚”,点出作客归来的时间。“应怜似葛疆”,写作客归来后的所感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