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长安道,车骑纷如云。
父老泣相谓,童稚声欲吞。
借问道傍士,述答甚慇勤。
三秦失慈母,黔首怀使君。
饯送顺心意,昊天安肯闻。
徘徊玩此语,感嘅异前云。
不睹泽门诵,焉契章甫文。
诗句释义
1 悠悠长安道:长安是古代中国的都城,道路漫长,充满繁华与喧嚣。
车骑纷如云:形容道路上车辆众多,如云般密集,展现了长安的繁华与热闹。
父老泣相谓:这里的“泣”字表明老人因悲伤而哭泣;“相谓”则表示互相交谈或对话。这两句表达了长安人民对失去母亲的哀悼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童稚声欲吞:这里的“吞”字形象地描绘了孩童们因悲伤而哽咽,仿佛连声音都要被吞噬。这反映了长安人民在悲痛中的无助和无力感。
借问道傍士:这里的“道傍士”指的是路边的行人或过客,他们可能是当地的知识分子或官员,他们可能愿意提供帮助或建议。然而,这里的“述答甚慇勤”却暗示着这些路人并不真正理解和关心长安人民的困境,只是表面上的热心和殷勤。
三秦失慈母:三秦是古代对中国西部地区的称呼,这里代指长安周围的地区。“慈母”则是指母亲,这里用来比喻长安人民的母亲或亲人。这一句表达了长安人民失去了母亲的悲痛和失落感。
黔首怀使君:这里的“黔首”指的是广大的民众或百姓;“使君”则是指长安地区的长官或地方官员。这一句表达了长安人民对地方官员的期待和信任,希望他们能够给予关怀和支持。同时,也反映了长安人民的不满和失望,因为他们认为地方官员并未真正关注他们的困境和需求。
饯送顺心意:这里的“饯送”指的是送别和祝福;“顺心意”则意味着符合双方的意愿或情感。这一句表达了长安人民对地方官员的感激和祝福,希望他们能够继续保持与人民的和谐关系。
昊天安肯闻:这里的“昊天”指的是苍天或天空;“安肯闻”则是指哪里会有人听到或了解。这一句表达了长安人民对于上级或更高权力机构的质疑和不信任,认为他们无法真正理解或关心长安人民的真实情况和需求。
徘徊玩此语:这里的“徘徊”指的是来回走动或犹豫不决;“玩此语”则是指反复思考或讨论这些话语。这一句表达了长安人民对于这些话语的深思和探讨,试图从中找到解决自己困境的方法或希望。
感嘅异前云:这里的“感嘅”指的是感受到某种情感或情绪;“异”则是指不同或特别。这一句表达了长安人民对于这些话语的不同寻常的感受和评价,认为它们与众不同且具有特殊意义。
不睹泽门诵:这里的“泽门”指的是孔子曾居住过的曲阜市南郊的泗水岸边的一座山名;“诵”则是指诵读或朗读。这一句表达了长安人民对于孔子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学习他的思想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启示。
焉契章甫文:这里的“焉”字表示疑问或不确定;“契”则是指理解或领会;“章甫文”则是古代的一种文化形式或表达方式。这一句表达了长安人民对于这些话语的理解或领会,认为它们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译文
在漫长的长安道路上,车辆如云般聚集。
父母们相互交谈,孩子们哭声连连,如同要把喉咙咽断。
向路旁的行人询问,他们热情回答,但似乎并不懂得我们的痛苦。
三秦之地,我们失去亲爱的母亲;百姓们怀念您,您就像一位慈爱的君主。
我们在送行的路上,心满意足,但您的耳朵里听不到我们的呼唤。
我们在这些话语中徘徊沉思,感到无比的感动。
我们未能见到您的教诲,怎能理解您的教诲?这是与我们平日所学截然不同的内容。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长安市民在失去母亲的悲痛中向路人寻求安慰的情景。其中“悠悠长安道,车骑纷如云”、“父老泣相谓,童稚声欲吞”等句生动地展现了长安城的繁华与喧嚣,同时也表达了长安市民对失去母亲的深深哀痛和无助。而“借问道傍士,述答甚慇勤”等句则揭示了路人虽然热心但缺乏真正的理解和关心,进一步加深了长安市民的失望感。最后两句则通过反思和感慨,表达了长安市民对于这些话语的特殊感受和领悟,认为它们与平日所学的知识完全不同,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价值。这首诗通过对长安市民的描写和情感表达,传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思考,体现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