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艑乘风驶,孤帆向浦经。
浮云凭浪白,映日借凫青。
空阔开沙屿,追遥接水亭。
采芳湖上去,倘可遇湘灵。
这首诗的译文是:大船乘着风驶去,一只孤帆船经过浦口。
漂浮的白云随着波浪飘动而洁白,映照在阳光中,就像一只白色的凫鸟。
空旷辽阔的沙洲,遥望可以连接到水亭。
采撷芳草的地方,如果遇到湘灵就太好了。
大艑乘风驶,孤帆向浦经。
浮云凭浪白,映日借凫青。
空阔开沙屿,追遥接水亭。
采芳湖上去,倘可遇湘灵。
这首诗的译文是:大船乘着风驶去,一只孤帆船经过浦口。
漂浮的白云随着波浪飘动而洁白,映照在阳光中,就像一只白色的凫鸟。
空旷辽阔的沙洲,遥望可以连接到水亭。
采撷芳草的地方,如果遇到湘灵就太好了。
诗句释义如下:在泛赏下南陂时,舟行一日自移。千林中悬挂着紫竹箨,十里外卧躺青鹥。进入渚中将吴船,行歌命楚儿。谁能鼓桂楫,顷刻到天池。 赏析 第一句:“泛赏下南陂,舟行日自移。” - 意象解析:南陂作为自然景观的载体,为诗人提供了一个远离尘嚣、与山水为伴的场所。“泛赏”意味着在此处游览欣赏,享受大自然的恩赐,而“舟行日自移”则描绘了随着船只的行进,时间也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注释】 十载忧时泪:忧国忧民的十年了。十载,十年。 今年洒更多:指眼泪比往年更多。洒,流。 前星:北斗七星的第三颗星。 边檄:边防上的紧急文书。 蜣(qiāng)臂:形容无用之才。蜣,粪球,喻无用之物。 扣角歌:用口衔着牛角唱歌。扣,咬。 素餐:白吃饭。 吾却愧:我自感惭愧。吾,我的自称。却,反而。 蹉跎:白白地虚度光阴。 【赏析】 《感事》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五言律诗
重来寻谷口,万壑转分明。 注释:再次来到这里寻找曾经的山谷口,山中万壑清晰可见。 枫叶兼山赤,岚光接涧平。 注释:枫叶与山色相映成红,岚光与涧水相接处显得平静。 香生橡栗饭,霜老芋魁羹。 注释:橡栗饭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芋魁羹经过霜冻变得格外美味。 避世他年事,诛茅共此生。 注释:将来有机会隐居避世,就与这山林共度一生。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重访旧地时的感受。首联“重来寻谷口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鉴赏诗歌语言,主要看语言是否准确、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分析诗中的重点字词的含意,体会其表达效果。 本句中,“次槜李”的意思是船停泊在槜李(地名)。“重云”意思是浓云;“积水”意思是积水,即积水成渊
【注释】1、感事(一作:伤时):感叹国家动乱不安。2、天子:指汉宣帝刘询,字次卿。3、资清穆:受朝廷重用清正贤臣。4、群凶:王莽。5、绿林:指王莽的农民起义军。6、支离(zhīlí):零散;零碎。7、激切:愤慨。8、箕服:古代官服名。9、寻常艳:平常的艳丽。10、交梨:一种珍贵的水果。11、脉脉:含情脉脉。 【赏析】本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通过描写汉宣帝时期政治局势的变化,抒发作者对时事的感慨
感事 其二 况值龙蛇岁,躬逢离乱愁。 世平清议重,时至杞人忧。 上策收豪俊,天心叶圣谋。 不过严赏罚,克日偃戈矛。 注释: 1. 况值龙蛇岁:意思是在龙蛇年即混乱的年份里,遭遇了离乱之苦。龙蛇是古人用来表示乱世、战乱的象征。 2. 躬逢离乱愁:亲自经历了战乱带来的痛苦和忧愁。躬逢,亲身经历;离乱,指战乱。 3. 世平清议重:在天下太平的时候,人们更加重视公正的言论和批评。 4. 时至杞人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白鹇》。 白鹇(hān):一种鸟类,体形似鹰而大,羽毛洁白。 栖栖:栖息,停留。 容与:从容自得的样子。 鹭鸥群:鹭鸶和鸥鸟的群体。 金距:金色的马足,这里指白鹇的脚。 凌汉:凌驾于云端之上。 朱冠:红色的冠子,这里指白鹇的头顶冠毛。 切云:接近于云层。 文章:文采、才能。 殊自喜:非常得意、喜爱。 黑白:指白鹇的羽毛颜色。 青丝系:被用青丝绑住
【释义】 南方的鸟,如拳语未开。 进入燕巢才见到,渡过黄河众人相猜。 碧眼愁鹰隼,清秋忆草莱。 最能关气候,占望独徘徊。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以鸲鹆(即八哥)自喻,借八哥之口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动荡不安的忧虑之情。 首二句点明八哥的习性和所见所闻:八哥是南方的一种鸟,它学人说话还不会,只是“如拳语未开”。这种鸟喜欢栖息在燕子的巢穴里,人们从没见过它飞出过,所以当它飞出来时
【注释】宛转:曲折回旋的样子。青镜:指镜子,古人常以青为镜的青色。轻载:轻快地装载。沧浪:水名,即今之长江。濯吾缨:洗我帽子上系缨的带子。 诗中通过写江南春色和诗人的游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首句写江城景色,次句写水边景色,三句写江边景色,末句写江边景色,全诗写景如画,情景交融,生动形象。 译文:曲曲折折渡过江城,平田里水波在耕作。远远看见青镜般水面,轻快地装载白云行。岸边树影平铺在船头
【诗句释义】 1. 扬州城北寺:扬州城北的一座寺庙。扬州城位于今天江苏省扬州市,是古代的一座繁华城市。 2. 廿里到雷塘:从扬州城的北边走到雷塘,距离大约二十里。"廿"在古代汉语中表示二十,"里"是古代计量距离的单位。 3. 辇路销金粉:皇家的轿子走过的道路,车马的车轮碾过的地面,都留下了金色的痕迹。"辇"是一种皇家专用的车,"销金粉"是指车轮压过的痕迹。 4. 春风散绿杨:春风轻轻吹过
【诗句释义】 1. 扬州城北寺:扬州城北的一座寺庙。扬州城位于今天江苏省扬州市,是古代的一座繁华城市。 2. 廿里到雷塘:从扬州城的北边走到雷塘,距离大约二十里。"廿"在古代汉语中表示二十,"里"是古代计量距离的单位。 3. 辇路销金粉:皇家的轿子走过的道路,车马的车轮碾过的地面,都留下了金色的痕迹。"辇"是一种皇家专用的车,"销金粉"是指车轮压过的痕迹。 4. 春风散绿杨:春风轻轻吹过
【解析】 本诗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与苏轼合称“苏辛”。 译文: 望着当天正午时分,终南山脉上的阳光又向西沉去。 四郊烽火未熄,朔日雾气全迷。 形势像要掀动三山,声音如同万马嘶鸣。 衰老的灵魂容易分散,长久恐怕要谢绝青溪。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风霾异常景象的咏物抒情诗。首联写诗人在元旦这一天,目睹了天地间风云变幻的景象。颔联写风霾异常,四野烽烟未息
注释: - 作客身惊老,无家鬓益疏。 - “作客身惊老”:作为外乡人,我担心年老。 - “无家鬓益疏”:没有固定的家,头发也更加稀疏了。 - 独将元日事,来卜五行书。 - “独将元日事”,独自回想过去元旦时的事情。 - “来卜五行书”:根据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原理,占卜新的一年的命运如何。 - 天上翻星鹢,云间殷日车。 - “天上翻星鹢”:“星鹢”是星名,此处指天上的星星。 -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鉴赏诗歌语言,主要看语言是否准确、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分析诗中的重点字词的含意,体会其表达效果。 本句中,“次槜李”的意思是船停泊在槜李(地名)。“重云”意思是浓云;“积水”意思是积水,即积水成渊
【解析】 此诗是作者初至会稽,触景生情而作。首联写会稽的山川名胜;颔联点明会稽是越国古都,自然风光十分秀丽;颈联写会稽城内外的景色,突出了会稽的美丽;尾联表达了作者对越王勾践的仰慕之情。 【答案】 入会稽——来到会稽;会稽:古地名,这里泛指大都市(或大城市)。风壤旧京华——风景如画的京城。“京”,通 “镜”,古代称京都为京。“风”,指风景。“壤”指土。“旧”,指过去的。“京华”即指京城。“旧京”
【注释】1、感事(一作:伤时):感叹国家动乱不安。2、天子:指汉宣帝刘询,字次卿。3、资清穆:受朝廷重用清正贤臣。4、群凶:王莽。5、绿林:指王莽的农民起义军。6、支离(zhīlí):零散;零碎。7、激切:愤慨。8、箕服:古代官服名。9、寻常艳:平常的艳丽。10、交梨:一种珍贵的水果。11、脉脉:含情脉脉。 【赏析】本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通过描写汉宣帝时期政治局势的变化,抒发作者对时事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