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駥晓度黄河来,蹴踏万里风沙开。
四蹄垂铁不可凿,拳毛绕腹非凡材。
戎人牵过萧关下,毳衣席帽胡为者。
不辞驰献到关西,闻道杨公来主马。
甘凉极望水草新,重开监院列圉人。
此匹真为渥洼种,隐起龙文犹满身。
马复令行如诏旨,蕃息应看锦云比。
唐家莫说惟毛仲,秦世徒闻有非子。
内地养马连长槽,㪺水莝草民何劳。
杨公一来壮兵气,万骑逐北天山高。
健儿夜撤穹庐遁,马政既成公入觐。
还将此匹献天闲,不是按图空索骏。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 乌駥晓度黄河来,蹴踏万里风沙开。
- “乌駥”:可能是“骏马”之意。
- “晓度黄河来”:指清晨时分渡过黄河,暗示马儿的迅速和长途跋涉的能力。
- “蹴踏万里风沙开”:意指马儿在风沙中也能自如前行,展示了它的适应能力和强大的力量。
- 四蹄垂铁不可凿,拳毛绕腹非凡材。
- 四蹄垂下如被重锤打铁一般坚固,显示出马的力量之大。
- 拳毛缠绕其腹,表明这匹马不仅力大无穷,而且具有非凡的材质。
- 戎人牵过萧关下,毳衣席帽胡为者。
- 戎人(可能是古代西北地区的民族,这里泛指)牵着这匹马过了萧关(古关隘名)。
- 提到戎人牵过萧关下,可能暗示了这匹马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或者与某个历史事件有关。
- 不辞驰献到关西,闻道杨公来主马。
- 戎人不辞辛苦地将这匹马送到关西,可能是因为知道有重要的人物(杨公)即将到来。
- “闻道杨公来主马”:表示期待杨公的到来,他将掌管马政。
- 甘凉极望水草新,重开监院列圉人。
- 提到了甘凉地区,水草茂盛,意味着这里的自然环境优越。
- “重开监院列圉人”:可能是指重新整顿或管理养马的场所,圉人在这里指的是驯养马匹的人。
- 此匹真为渥洼种,隐起龙文犹满身。
- 这匹马被认为是优秀的种马,有着龙文般的花纹遍布全身。
- “渥洼种”:可能是指优良的种马,也形容马的美丽。
- 马复令行如诏旨,蕃息应看锦云比。
- 这匹马再次被使用,行动如同皇帝的诏旨,显示了它的尊贵地位。
- “蕃息”:繁殖生长,这里指马匹的子孙后代。
- “锦云比”:形容马匹的子孙繁衍得非常茂盛,如同锦绣般的云朵。
- 唐家莫说惟毛仲,秦世徒闻有非子。
- 唐家(唐朝)不要以为只有毛仲(毛仲是唐代一个名字),因为秦朝时已经有非子这样的杰出人物。
- 强调即使是唐家的毛仲,也不应该自满,而应该像非子那样追求卓越。
- 内地养马连长槽,㪺水莝草民何劳。
- 内地养马连长槽,可能是指马匹被妥善饲养,有专人负责喂食和照料。
- “㪺水莝草”:可能是地名或植物名,这里用来形容环境的艰苦和马匹的吃苦耐劳。
- “民何劳”:表达了对人民辛苦劳作的同情。
- 杨公一来壮兵气,万骑逐北天山高。
- 杨公的到来让士兵们精神振奋,他们勇敢地向北方进发,展现了强大的气势。
- “万骑逐北”:形容军队浩浩荡荡地向北追击敌人。
- “天山高”:可能是指地势险峻的天山山脉,这里用来象征战争的胜利。
- 健儿夜撤穹庐遁,马政既成公入觐。
- 战士们在夜间撤下帐篷准备撤退,马政的成功让杨公得以入朝觐见皇帝。
- “穹庐”:古代的一种帐篷,这里可能是指蒙古包或其他类似的临时住所。
- “公入觐”:杨公因马政的成功而入朝见皇帝,可能是指他的晋升或任命。
- 还将此匹献天闲,不是按图空索骏。
- 杨公将这匹马献给朝廷,它并非只是按照图纸去寻找一匹好马。
- 这句话可能是对马的价值和重要性的认可,也表达了一种超越传统观念的思维方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示了杨公治理陕西马政的过程及其带来的变化。诗中通过对比、比喻等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马的美丽、坚韧和忠诚。同时,诗中还体现了作者对国家马政的重视以及对于优秀人才的培养和选拔的重视。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但寓意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