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遥归雁尽,雷动蛰龙腾。
万里蓟门路,殊深此日情。
注释:
天遥归雁尽,雷动蛰龙腾。
远飞的大雁都已回到了家乡,春雷震动着蛰伏的龙开始腾飞。
万里蓟门路,殊深此日情。
漫长的蓟门之路,让我深深感受到今日的情感。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与好友告别的时候,写下了这首寄给莫玉泉的诗句。全诗意境壮阔,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和不舍之情。
天遥归雁尽,雷动蛰龙腾。
万里蓟门路,殊深此日情。
注释:
天遥归雁尽,雷动蛰龙腾。
远飞的大雁都已回到了家乡,春雷震动着蛰伏的龙开始腾飞。
万里蓟门路,殊深此日情。
漫长的蓟门之路,让我深深感受到今日的情感。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与好友告别的时候,写下了这首寄给莫玉泉的诗句。全诗意境壮阔,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和不舍之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少入桐乡爱,生还梓里珍。 - “少入桐乡”指的是陆游年少时曾到过桐乡这个地方,“入”是动词,表示进入;“桐乡”是地名,指现在的浙江桐乡。这里的“爱”表达了一种对这个地方的深厚感情。 - “生还梓里”是指陆游回到故乡,即现在的绍兴市。“梓里”是故乡的意思。这句诗表明,即使陆游在外有成就,他依然心系家乡,珍视自己的根。 不堪犹避地
五月既望舟发北新关行未二十里遂夜泊岸问之犹余杭境也 注释:既望:即十五日,农历每月十五。舟发:乘船出发。北新关:地名,位于今浙江杭州城北。 赏析:首句“既望”点出是五月十五,诗人在北新关乘船出发。次句写行船途中所见,还未到达目的地。 五月既望舟发北新关行未二十里遂夜泊岸问之犹余杭境也 译文:五月十五日乘船从北新关出发,行了不到二十里的路程便停靠下来,询问当地人,他们告诉我这里还是杭州的土地。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这是一道综合性的试题,要求学生在了解诗作内容的同时能够准确把握其表达的思想情感。答题模式:首先指出诗句中的景物,然后指出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如衬托、对比等),接着点明这两句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特点及表达的情感,还要指出运用的艺术效果。此题中“台阁诗仙侣,云霞羽客踪”一句,用典,“诗仙”指李白;“云霞羽客踪”指张果老骑驴的典故。“胜游殊未已
燕城元宵 其二 长陌绮罗缘地湿,小楼歌管咽春融。 此时见月何光霁,昨夜中天却澹胧。 灯社醵盘批鲤甲,侠游赛饮落驼峰。 南园匝夜喧如市,不逐疲癃度暖风。 注释: 1. 长陌绮罗缘地湿:长街小巷上,彩绸绣衣沾满尘土。 2. 小楼歌管咽春融:小楼房阁里,歌声管乐与春天融化的景色交融在一起。 3. 此时见月何光霁:此刻见到月亮,为何如此明亮清澈。 4. 昨夜中天却澹胧:昨晚月亮高悬在天空中
这首诗的原文是: 扫除四壁净,寄我一身轻。 扰扰能无事,休休信有亭。 绕池行自适,听雨梦谁醒。 不见雩峰月,闲云满翠屏。 译文如下: 清扫四壁使之一尘不染,使我得以一身轻松。 忙碌中能无一事可做,悠闲中我深信有一座亭子。 环绕池边行走自在惬意,听着雨声入梦谁会醒来? 没有看见雩峰上明月,只看到满眼的白云飘散在翠绿的屏风之间。 注释如下: 1. 清扫四壁:指打扫屋子、庭院等地方,使其清洁干净。
【诗词原文】 九月八日高侍御朱秋卿携酒拉王方伯暨余取道苕溪遍游浮碧归云伏虎道场诸胜即席赋此纪怀 其一 浮碧风枝怜翠竹,道场秋朵觅金莲。 冷香泛斝难辞醉,老马寻山易着鞭。 览胜讵知邻九日,题名偶得伴诸贤。 太湖天目频招手,谁道真游不是仙。 【注释】: ①浮碧:指湖州的浮碧山,在长虹山下。②道场:这里指的是浮碧寺。③金莲:佛教中称佛为莲花所化,因此以“金莲”代指佛像。④泛斝:泛指饮酒。⑤老马
诗句释义 1. 南街灯影北街红,正月天和二月融。 - 南街灯影北街红:指的是在元宵节期间,无论是南街还是北街都亮起了灯光,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 正月天和二月融:正月和二月的天气温暖,天空晴朗,没有雾霾,星星清晰可见。 2. 九野不霾星历历,五云长在月胧胧。 - 九野不霾星历历:在元宵节这天,整个田野上空看不到雾霾,星星清晰可见。 - 五云长在月胧胧:夜晚的天空中飘浮着五朵云彩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山中无一事:形容山中的宁静。 - 清赏故相珍:表示珍惜这种清雅的观赏。 - 剥笋露苍玉:形容笋子剥出来的颜色像苍玉一样。 - 研茶飞翠尘:形容茶叶被研磨成粉末,像绿色的灰尘一样飘散。 - 时敲繁吹息:形容音乐声随着敲击乐器而消失,强调了声音的美妙和短暂。 - 酒酿百花醇:形容酒香浓郁,仿佛各种花朵的味道混合在一起。 - 白发谁宾主:用来形容诗人自己已经年老色衰
这首诗是诗人在与唐西洲都宪叙旧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盼。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同寅唐西洲都宪顾浙台叙旧 - "同寅":指的是与自己职务相同或相近的人。 - "唐西洲都宪":唐西洲(可能是一个人名)担任都宪,即高级官职。 - "顾浙台":顾浙台可能是指浙江的某个机构或地方。 - "叙旧":谈论往事或者回忆过去的事情。 2. 十年京国拜丹宸,携手曹司又几春。 - "京国"
区越的《己丑秋九日侍御张凤村北上联舟至长兴久滞风雨时凤村有上恤灾之议诗呈同寅诸君·其二》是一首充满深意的诗作。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雨脚如麻苦不休: 雨点像细麻线一样密集而持续,形容雨势连绵不断,给人以强烈的感受。 2. 间于晴色又方舟: 在晴朗的天空中,雨水时而出现,就像船在水上行驶,给人一种变幻无常、时隐时现的感觉。 3. 市沽小动苕溪酌:
注释: 痛思先讳示弟:痛切地思念我死去的祖父。痛,深深地思念,悲痛。 一掬终天恨,千年苦海深:指对祖父的思念之情,像海水一样深重,无法排遣。 蓼莪曾有句,宁了古人心:蓼莪是古代祭祀时用的草,此处指祭品。古人心,指祖先的心,也暗指自己对祖父的怀念。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怀念之情,对逝去的祖父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感慨。诗人以蓼莪作为象征,表达了对祖父的深深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
闲坐柬同社诸公 其一 一丘还一壑,无客亦无觞。 久坐宁违俗,微吟独倚廊。 注释: 1、一丘还一壑:指隐居在山林之中,与世隔绝。 2、无客亦无觞:意思是没有客人来拜访也没有酒宴可以举行。 3、久坐宁违俗:形容自己长时间地坐着不去违背世俗的风气。 4、微吟独倚廊:微吟是低声吟诵的意思,廊是廊檐下的走廊。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情趣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宁静和惬意,表达了对远离尘嚣
【注释】柬同社:指参加宴会的人。柬:通“邀”。诸公:众位友人。近:靠近。庭幽:庭院幽静。和诗:吟咏诗歌,即作诗。无弦琴:没有弦乐器。一曲:一曲琴音。古调:指古曲《广陵散》。岂:难道。求知:求教于人。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在一次宴会上的即兴之作。诗人以溪、花、鸟、竹、月等自然景象为题,借景抒情,表达了他淡泊名利,寄情自然的情怀。全诗语言朴素,意境清远,风格恬静,给人以美的享受
注释: 节妇谭氏崇恩堂:指的是谭崇恩,即谭氏的丈夫。崇恩为宋代名臣,曾任宰相,有“节孝”之称。崇恩去世后,其妻节妇谭氏在崇恩堂内守孝。 水边谁伴去乘云:谭氏的丈夫去世后,她在水边思念他,仿佛他在云端陪伴着她。 泪尽重帏不见君:谭氏在夜晚独自哭泣,泪水已流尽,但仍然看不到她的丈夫。 久抱坚贞和石老:谭氏坚守贞洁,如同石头般坚强,她独自将儿子抚养长大。 独将形影共儿存:谭氏虽然孤独
【注释】 1. 小圃:指作者的花园。张井泉:作者的朋友,姓张名井泉。 2. 佳者:指好的东西,这里指桃核。盈篚:装满竹筐。 3. 怪:埋怨。老圃(pǔ):老园丁。 4. 适:适合。 5. 用韵:即押韵。呈谢:上奏给皇帝。谢:辞别。 6. 几岁栽:几年了?几岁:几个年头。 7. 未生:还没有生。 8. 翠衣:绿色的衣裳。春云湿:春天的云朵还带着雨水。 9. 丹颊:红色的脸颊。 10. 自关情
谢友惠荔 紫穗遥擎惠老生,仙丹重压小篮轻。 检看鹤顶蜂脾固,擘下罗包玉子赪。 岂有琼瑶堪报德,亦缘风味少缄情。 眼中何物堪同赏,兰自湘沅石自英。 译文: 谢友惠送的荔枝,紫色的穗子轻轻摇曳着,就像老朋友一样。荔枝像仙丹一样珍贵,被放在了小巧的篮子里,显得更加珍贵。荔枝的果实饱满,颜色鲜红如玉,剥开皮后,可以看到里面的果肉晶莹剔透。 我怎能回报你的深情厚意呢?也正是因为这些荔枝的美味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