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疏曾寄鹿麋踪,愿拾仙蒲餐紫茸。
行尽石苔幽绝处,更携瓶策到中峰。

【注释】

云路村:指云台,即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取道入云端:从云台村进入云霄之路。迂疏:迂阔。曾寄鹿麋踪:曾经寄居过鹿和麋鹿的踪迹。仙蒲餐紫茸:吃了神仙的饭食。仙草名,紫红色的根茎可食,味美而能滋补身体。行尽石苔幽绝处:走过了深深的石头上的苔藓。更携瓶策到中峰:又携带着瓶子,策杖登上了中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历云台山后有感而作的。前二句写自己曾寄居过鹿和麋鹿之迹;第三句点明自己曾在云台山吃过神仙的饭食;第四句写自己曾漫游过深深的石头上的苔藓;最后一联则写自己又带着瓶子、策杖登上了中峰。

诗的前两句是说,我过去在云台山居住过,那里曾是鹿和麋鹿栖息的地方。“愿拾仙蒲餐紫茸”,意思是希望像神仙一样去吃仙草(紫茸)充饥。“仙”字用得很巧妙,不仅表现了作者对云台山的向往之情,也表达了他对仙人的崇敬和仰慕之心。

“行尽石苔幽绝处”,写的是自己在云台山游览时所走过的一段路程。这段路程虽然很漫长,但却是一段充满神秘色彩的旅程。“幽绝处”,说明这段路程十分险峻,充满了未知的危险。但诗人却毫不畏惧,勇往直前地向前走去。

最后一句是说,我又带着瓶子、策杖登上了中峰。这里的“中峰”指的是云台山的最高峰,也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诗人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停留,是为了欣赏那里的美景并品味那里的美食。同时,这也是为了给后来者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和启示。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它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也体现了他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