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风色黯,花月兴全孤。
何处巢云侣,搴芳来玉壶。
清言狎奇石,小摘出新蒲。
愁事为君迸,淹留逮夕乌。
【解析】
此题为综合题,既考查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诗句的赏析能力。《雨后喜苏谢二子载酒过酌池上》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前两句为第一联,写春风、花月之景;后两句为第二联,写云鹤、奇石、新蒲之景;末两句为第三联,写愁情与夕乌,表达了作者羁旅漂泊之感。本诗首联“春色黯”三字暗用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中“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答案】
译文:
春光黯淡,只有花和月还兴致勃勃,没有伴侣陪伴。
何处有伴?只有那云间仙侣,来采摘芳菲,来到我的面前。
清雅的言谈,亲近着奇异的石头;采摘新鲜的草叶,摘自玉壶中的美酒。
忧愁的事情被你一扫而空,让我滞留在这里直到夜幕降临。
注释:
①苏谢二子:指苏源明和谢眺(一说指苏源明的弟弟苏从)。
②酌:“斟”的意思。
③巢:栖息。
④搴:采摘。
⑤“清言”二句:指与奇石对话,与奇石一起采摘新蒲叶等。
⑥“愁事”句:说忧愁的事都被他消除了。
赏析:
首联写自己独居异乡,心情郁郁寡欢。“春色黯”,是说春日的阳光暗淡无光。“花月兴全孤”,则是指春日的花和月都失去了往日的神采。这里的“兴”字,不仅写出了花、月的冷落,而且表明了作者此时心境的孤寂。“黯”、“孤”两字,也暗含了作者内心的苦闷抑郁之情。
颔联写自己寄情山水,以排遣胸中积郁。在诗人笔下,春天本是万物更新、生机勃勃的季节,但此时作者却感到一片黯淡。这是因为他身边并没有知己,没有知音可以与他同赏春光,共享美景。因此,他只好独自去欣赏这春光美景,寄情于山水之间。“何处”二字,既表达了他的寂寞,又透露出他的孤独。至于他为什么选择云间仙侣作为知音,是因为云间仙侣可以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不会受俗世的羁绊。因此,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来到诗人面前,与诗人共享春天的美好时光。
颈联写自己与奇石对话,共同品味这美好的春光。奇石是自然界中千姿百态、形态各异的奇特之物。它们虽然无声无息,但却能与人产生心灵的沟通。因此,古人常常将奇石当作知己。这里,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奇石身上。他说:“清言狎奇石”,是说他与奇石交谈,仿佛在与一位知心朋友交流。“小摘出新蒲”,则是说他从奇石上摘下一些新蒲叶,品尝其中的清香滋味。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与奇石之间的亲密关系。
尾联写诗人因愁绪难消而无法排遣,只能滞留在这个地方度过漫长的岁月。“淹留逮夕乌”的意思是说,他只能留下来等待夜晚的落日,以便度过漫长的一天。这里的“留”字,既表明了他对时间的珍惜,又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优美清新。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同时,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