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倚遍觅新诗,清兴何人共习池。
忽见商风吹雁过,秋声还动万年枝。

【注释】

北窗:指北窗下的凉台。乘凉:在凉台上纳凉。处士:对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的尊称。商风:商音,指秋风。商音悲壮凄切,所以用商风来代指秋声。还动万年枝:还动万年枝的叶子,是说秋天到来,树叶开始凋落。万字通“暮”,指傍晚时分。

【赏析】

《答施处士》,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作于洛阳。当时诗人正因受牛僧孺、李德裕排挤而流放连州(今广东连县)。这首诗即作于流放途中,借写景表达自己的苦闷。

首句“青松倚遍觅新诗”,意思是诗人在北窗下乘凉时,手扶着青翠的松树,苦苦寻觅着新的诗句,表现了诗人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热爱。次句“清兴何人共习池”则表达了诗人对清新高雅的生活情趣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习池”指清凉的池塘,象征着清新高雅的生活情趣。第三句“忽见商风吹雁过”,突然听到秋风中传来商音,引起了诗人的思考和感慨。这里的商音是指秋风的声音,而商音与雁过相对应,意味着秋风中夹杂着雁群飞过的声响。第四句“秋声还动万年枝”则是进一步描绘了秋声的震撼力量。这里的“万年枝”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大树,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质。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北窗下乘凉的情景,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虽然身处逆境,但仍然怀揣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热爱。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在困境中所表现出的坚韧不拔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