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旬通仕籍,六旬始归田。
中间立朝日,未尝淹三年。
拙宦分自定,遁世性所便。
每怀五湖志,愿栖一壑坚。
飞鸟脱笼中,游鱼归故渊。
岂诚异时好,所好各有专。
驱逐车马尘,何如松竹间。
晨起日三商,夜坐月一天。
静默契神理,夷犹玩简编。
所务愿不违,至人乐已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归园田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始归:开始返回。
三旬通仕籍,六旬始归田。中间立朝日,未尝淹三年。
这三句诗反映了李白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追求田园生活的向往。他希望在官场中度过的时间越少越好,而真正回归自然的时间则越多越好。
拙宦分自定,遁世性所便。每怀五湖志,愿栖一壑坚。
李白认为自己的性格适合隐居生活,因此他在官场中感到不自在,但当他看到自己心中的五湖之志时,又希望能够找到一个理想的隐居之地。
飞鸟脱笼中,游鱼归故渊。岂诚异时好,所好各有专。
这些句子表达了李白对于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他认为,虽然飞翔的鸟儿和游动的鱼儿都向往自由的生活环境,但每个人的喜好是不同的,他们各自都有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驱逐车马尘,何如松竹间。晨起日三商,夜坐月一天。
这两句诗描述了李白对于自然风光的喜爱。他觉得车马扬起的尘土让人感到不适,而松树和竹子之间的空气却是清新的。同时,他也喜欢在夜晚静静地坐着,看着月亮升起。
静默契神理,夷犹玩简编。所务愿不违,至人乐已全。
这两句诗表达了李白对于内心的平静和与大自然的联系的热爱。他认为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中,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同时,他也享受着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歌,通过描绘李白对于官场生活的厌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内心的平静。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