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曾共赏,一别又西风。
岐路非关远,心期恨不同。
暮天孤嶂静,秋水夕阳空。
为有相思寄,云边送断鸿。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鉴赏能力。鉴赏诗歌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①了解作者及其创作背景;②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诗歌的思想主旨;③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及艺术效果;④体会语言风格特点,理解诗歌思想情感。

(1)

首联:春山曾共赏,一别又西风。

春山曾共赏,指春天时曾经一起游览过青山,这里“春”字是虚写,以点明季节,渲染一种清丽、明媚、生机勃勃的气氛。“曾”字则写出了诗人对这次出游的留恋,也暗示出这次离别给诗人带来的伤感。“一别”说明这次离别已经发生很久,而“又”则表明这次分别与上一次离别时间相隔不久,因此,在“又”字中蕴含着诗人的失望和惆怅。

(2)

颔联:岐路非关远,心期恨不同。

岐路,歧路分岔的地方。岐路分岔处,不是表示路途遥远或道路艰险,而是表示道路分叉,有去无回。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当初分手的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这是永诀,现在回头一看,才发现原来我们早已是各奔东西,彼此间再也不能相见了。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在写两人的离别,实际上是通过描写这一别来表达诗人的伤怀之情。

(3)

颈联:暮天孤嶂静,秋水夕阳空。

黄昏时分,天空显得格外空旷,只有那一座座高高的山峰,在暮色中若隐若现。诗人用“寂寞”一词来形容山峰之景,突出了诗人孤独凄凉的心情,同时也烘托出整个山林环境的清冷寂寥,为全诗增添了几分萧瑟凄迷之感。“秋水”二字,既点明了时节,又烘托出诗人心境的悲凉。“夕阳空”,则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4)

尾联:为有相思寄,云边送断鸿。

尾联中的“相思”两字表达了诗人内心强烈的思恋之情。他思念的对象是陈五先辈,所以“相思”就是对陈五先辈的思念。诗人把这种思念化作一只飞向远方的鸿雁,让它捎去自己的一片深情,表达了自己对陈五先辈的深切怀念之情。

【答案】

①春日里曾经一同游赏过青山,可自从分手以后,就再也没有见面。“曾”字写出了这次离别给诗人带来的伤感。“又”字表明这次分别与上一次离别时间相隔不久。

②当初分手的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次永远的别离,现在回头一看,才发现原来我们早已是各奔东西,彼此间再也不能相见了。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在写两人的离别,实际上是通过描写这一别来表达诗人的伤怀之情。

③黄昏时分,天空显得格外空旷,只有那一座座高高的山峰,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孤”字形容山峰之孤高,突出了诗人孤独凄凉的心情,同时也烘托出整个山林环境的清冷寂寥,为全诗增添了几分萧索凄迷之感。

④诗人把这种思念化作一只飞向远方的鸿雁,让它捎去自己的一片深情,表达了自己对陈五先辈的深切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