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托高树,引蔓日已长。
缠绵共春荣,幽花蔼敷芳。
高树忽见伐,无依向风霜。
亭亭还自持,柔姿喜能强。
君子贵独立,倚附非端良。
览物成感叹,为君赋新章。

瞻木轩并序

在古代,人们常将高耸入云的树木称为“凌霄”,而诗人则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对这一自然景观进行了描绘。诗中,诗人用“凌霄”比喻自己,通过“托高树”、“引蔓日已长”等词语,形象地展现了自己的志向和抱负。然而,“高树忽见伐”一句却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悲伤,让人不禁为诗人的命运感到惋惜。

注释:

  1. 凌霄:指高耸入云的树木。
  2. 托高树:比喻诗人志向高远。
  3. 引蔓日已长:比喻诗人的才华日益显露。
  4. 缠绵共春荣:形容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5. 幽花蔼敷芳:形容诗人内心的美好品质。
  6. 高树忽见伐:暗示诗人的遭遇突然而残酷。
  7. 无依向风霜:形容诗人孤独无助。
  8. 亭亭还自持:形容诗人坚韧不屈的性格。
  9. 柔姿喜能强:赞美了诗人的坚韧不屈的品质。
  10. 君子贵独立:表达了诗人追求独立自主的人生态度。
    译文:
    凌霄寄托在高树上,它的藤蔓已经长得很长了。它与春天共舞,散发着芳香。然而,突然有一天,高树被砍伐,它变得孤立无助,只能面对风雨。但它依然亭亭玉立,坚韧地挺立着。它虽然柔弱,但喜欢坚强,这是多么高贵的品质啊!君子应该重视独立自主,而不是依附他人。看到万物都值得感叹,为诗人赋诗一首。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诗人以“凌霄”为喻,通过对“凌霄”的生长、凋落以及与春风、幽花相伴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坚韧和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全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富有哲理性,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