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田高,我田低,高田积土河成蹊。
低田年年催筑堤,筑堤复取田中泥。
今年大水百谷伤,高田得熟低田荒。
遂令低乡有田者,唯愿有田在高乡。
君不见土龙三日雨莫祷,高乡之田为茂草。
【注释】
彼:指高田。筑堤谣:是一首讽刺农民的诗,以高田和低田作比,揭露统治者不恤民力、只顾自己的罪行。彼:指高田。筑堤谣:是一首讽刺农民的诗,以高田和低田作比,揭露统治者不恤民力、只顾自己的罪行。高田:指地势较高的田地。
低田:指地势较洼的田地。
积土河成蹊(xī):把泥土堆积在河上,使河水改道,形成小径,低洼地就变高一些了。蹊:小路。
催筑:催促人们修筑堤坝。
复取:又取。
泥:指从别处运来的土。
百谷伤:指庄稼被水淹了。
遂令:于是使得。
有田者:指那些拥有土地的人。
茂草:长满野草。
【赏析】
《筑堤谣》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是一首讽刺农民的诗篇。元稹写这首小诗时,正处在牛李党争激烈之际。他站在宦官和藩镇一边,对唐宪宗大加诽谤,攻击宰相裴度“为政暴虐”,致使“天下怨叛”,还指责裴度“挟邪媚上”,结党营私,专权乱政。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政治斗争的见证。
“彼田高,我田低,高田积土河成蹊。”这是写高田之水,流经低田,而低田却成了高田的下游。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两田之间的矛盾,揭示了高田之水给低田带来的灾难。
“低田年年催筑堤,筑堤复取田中泥。”这是描写低田之农苦不堪言,他们不得不每年修筑堤坝,又要将泥土取去填塞河道,这是何等繁重的劳动啊!
“今年大水百谷伤,高田得熟低田荒。”这是写大水淹没了低田,使得那里的庄稼都遭了灾。
“遂令低乡有田者,唯愿有田在高乡。”“遂”字表明了这种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却反映了低田百姓的无奈心情。他们多么希望在自己的土地上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啊!然而现实却是令人心酸的。
最后一句:“君不见土龙三日雨莫祷,高乡之田为茂草。”这是全诗的关键句,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高田之水比作“土龙”。土龙三天之内降雨,而高田的庄稼因此得以丰收,而低田却遭到了灾害,这是多么不公平的事情啊!作者在这里强烈地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不仁不义,表达了自己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