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胥来驻马,见说此山头。
草木兵犹似,乾坤气未收。
苍霞含宿雨,野屋抱寒流。
日晚一登眺,天风吹客裘。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
全诗如下:
登胥山
伍子胥来驻马,
见说此山头。
草木兵犹似,
乾坤气未收。
苍霞含宿雨,
野屋抱寒流。
日晚一登眺,
天风吹客裘。
注释:
- 伍子胥:春秋时期吴国的大夫,因为不满吴王僚被排挤,离开国都,逃奔到楚国,最后在楚国的楚平王那里得到重用,辅佐楚平王南征北战,最终成功推翻了暴虐的楚怀王,建立了强大的楚国。伍子胥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就以他的名号为这座山命名,称伍子胥庙。
- 驻马:停下马。古代官员出行时,往往要骑马,而驻马则意味着停下来休息,或者进行某种活动。
- 故:所以。
- 草木兵犹似:草木像兵一样。比喻山上草木丛生,好像一支军队在那里驻守。
- 乾坤:天地,宇宙。
- 含宿雨:含着晚上的雨水。
- 寒流:寒冷的水流。
- 日晚:傍晚。
- 天风:指从天空中吹来的凉风。
译文:
伍子胥来到这山里驻马,听说这里山头风景秀丽,草木茂盛,就像一支驻扎的军队一样。山上的天气还和白天一样,但到了晚上,山上的云气却像晚上的雨一样笼罩着山间。山下的小房子紧紧挨着寒冷的流水,仿佛在抱着它睡觉。傍晚时分,我登上山顶远眺,凉爽的风拂过我的衣裘。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此时杜甫因避安史之乱从长安往西入蜀,途经荆门一带。诗中描绘了伍子胥庙所在地的山水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首联“伍子胥来驻马,见说此山头”点明伍子胥庙位于胥山山巅,并以伍子胥的名字来命名此山,体现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之情。颔联“草木兵犹似,乾坤气未收”则形象地描绘了胥山的自然风貌,草木繁茂、云雾缭绕的景象宛如一支军队驻扎在此。尾联“日晚一登眺,天风吹客裘”则表现了诗人登山时的所见所感,夕阳西下之际,凉风习习,令人心旷神怡。整首诗意境开阔,气象万千,充分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