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楚泽之上鹰,爪利若击目若星,雄姿逸气何横生。
翻身犹能坠鹏翼,岂但可使燕雀惊。
棱棱劲翮秋风里,远势未看穷所止。
壮心谁谓便相抛,篱落聊回啄文雉。
【注释】
君:对对方的尊称。楚泽:指楚国的湖泊。
爪利若击:爪子锋利得好像能击打一样。
目若星:眼睛明亮像星星一样。
雄姿逸气:雄壮的姿态和超凡的气质。
凌空:从空中飞行。
翼:翅膀。
燕雀:小燕子和麻雀。
棱棱劲翮(hé):锐利而有力的翅膀。
秋风里:在秋风中飞翔。
穷所止:尽其所能。
壮心谁谓便相抛:壮志未酬,怎能轻易放弃?
篱落聊回啄文雉:暂且啄食野鸡,以自娱。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借咏鹰抒怀的作品。诗中描写了一只雄鹰展翅高飞于楚泽之上的情景,并借以比喻自己的抱负。全诗意境高远,气势豪壮,充满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和追求自由、奋发有为的人生理想。
首句起笔不凡,直写这只雄鹰的不凡之处:爪如利剑可击物,目如明星耀四方;雄姿逸气令人惊叹。“爪利若击”,“目若星”,突出其爪眼之利,形象地表现了它那矫健勇猛、威武不凡的英姿。这一句是全篇的纲领,奠定了全诗昂扬振奋的气氛基调。
第二句紧承上句,由鹰的外形写到动作,进一步渲染了它的矫健与威猛。“翻身犹能坠鹏翼”,说这只鹰振翅欲飞时,仍像掉下大鹏的翅膀似的那样惊险,足见其矫健之态。“岂但可使燕雀惊”,则更进一步显示了这只鹰的不凡本领。燕雀乃小鸟,不足以与之抗衡,足见这只雄鹰的非凡本领。这一联,不仅写出了鹰的矫健威猛,也暗寓着诗人自己不甘沉沦、要奋发图强的情怀。
三、四两句写它在秋风之中的矫健姿态。“棱棱劲翮秋风里”是正面描写,“远势未看穷所止”是侧面烘托,都极写其矫健之状。“劲翮”,指强劲的翅膀;“棱棱”,是锐利貌,形容翅端有力;“穷所止”,是说它在空中飞行的本领很高超。“劲翮”、“棱棱”、“穷所止”,都是动词性的词语,把鹰的矫健、勇猛写得生动传神。
最后两句写这只鸟暂歇于树上,悠然自得地啄食野鸡的情景。“壮心谁谓便相抛”,意即壮志未酬,怎能轻言放弃?“篱落聊回啄文雉”,则是暂时休整一下的意思。这里虽然只是写鸟啄食野鸡,但“聊”字却道出诗人暂时休憩的心情来,也反映了他此时虽不能实现壮志,但仍不失为一个潇洒自如的隐士的形象。“篱落”,篱笆;“文雉”,野鸡。这两句诗用笔自然流畅,既写出了鹰暂时休憩的神态,又反映出诗人当时虽不能施展抱负,仍不失为一个洒脱自在的隐士形象,可谓妙趣横生。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绘雄鹰的矫健姿态,表达自己不甘沉沦、积极进取的豪情壮志,风格遒健飘逸,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