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慕道世情疏,乞得青山背郭居。
不为登楼赋王粲,文园真有病相如。

《鳌峰草堂歌十首其五》是明代诗人陆深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道法的早年志向,以及在远离世俗喧嚣的青山之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早年慕道世情疏:此句描绘了诗人早期对于道教的追求和对世事的淡泊,表现出他对超脱尘世纷扰的向往。

  2. 乞得青山背郭居:通过“乞得”二字,表达了诗人不通过正常途径而选择隐居生活的决心和勇气。

  3. 不为登楼赋王粲:这句意味着诗人并不效仿前人,如三国时期的王粲那样,登高赋诗,抒发壮志。

  4. 文园真有病相如:此处借用汉代司马相如的典故,意指诗人虽身在文园(即文学创作之地),但内心并不因仕途得意而患病。

  5. 注释:陆深(1477—1544),明代松江府上海人,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

  6. 赏析:《鳌峰草堂歌十首其五》是陆深晚年隐居时所作,反映了他对道家思想的认同以及对自然山水的热爱。陆深通过此诗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看淡、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鳌峰草堂歌十首其五》不仅展现了陆深对道教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真挚表达,也是对那个时代文人心态的一种缩影。陆深通过诗歌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求心灵宁静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