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共雕龙日,怀同并马年。
别离今隔世,愁望亘长天。
宿草萌哀念,生刍结奠缘。
所嗟二三子,才藻总堪怜。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来作答。注意通读全诗,理清思路,体会诗意,理解诗句的含义,并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理解诗歌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和关键词句进行分析,再借助相关资料、工具书及诗词常识来进行解读。同时,还要注意诗句中的炼字,这是古诗词重要的鉴赏方法,答题时要仔细琢磨推敲。
“惜共雕龙日,怀同并马年”,诗人追忆当年与宋石坡等人一起学习雕龙之术的美好时光,共同骑马畅游江湖的快乐日子,表达了对昔日同窗好友的怀念之情;“别离今隔世,愁望亘长天”,诗人感叹如今他们因战乱而离散,只能隔着时空遥遥相望;“宿草萌哀念,生刍结奠缘”,诗人用草人表达哀思,用生刍寄托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朋友的深情怀念;“所嗟二三子,才藻总堪怜”,诗人感叹那些才学出众的朋友都离他而去,只能对他们表示同情与惋惜之情了。
【答案】
悼宋石坡及逝去诸良友
(1) 译文:我们共同度过了学习雕龙的日子,共同度过了同骑一匹马的时光。如今分别已久,相隔遥远,只能仰望天空遥寄相思之情。
(2) 注释:雕龙,指学习书法、绘画技巧。宋石坡,即宋庠(shāng)坡。二三子,指作者与宋庠等同辈友人。
赏析:
此为悼念亡友之作。首联回忆与同窗好友一起学习雕龙之日,一起骑马游历江湖之时,充满了欢乐之情;颔联则以“而今”转折出别后之情,抒发了离别之后的思念之情;颈联写自己为亡友建墓,寄托哀思之情;尾联则是诗人对于这些才情横溢的同窗好友的无限怀念和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