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桐倚绝壁,长养材质奇。
截为焦尾琴,奏成白雪辞。
倘非爨下声,知者复谁其。
物固有佳遇,待时何足悲。

【注释】

孤桐:指桐木。古代乐器名。

倚绝壁:靠在高崖上。绝壁,形容山崖陡峭。

长养材奇:长期养育出了奇特的质地。

截为焦尾琴:把桐木做成了古琴,即焦尾琴。

奏成白雪辞:奏出《白雪》之曲。

倘非爨下声:如果不是在爨(cuàn)下(即烧制陶器的土火窑)发出的声音。爨是古代的一种陶器制作工具。

知者复谁其:知道它的人又是谁呢?复,再。谁其,疑问代词,谁。

物固有佳遇:事物本来就有好的遭遇。

待时何足悲:等待时机有什么值得悲伤的。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典签任上所作组诗中的第三首。“次韵”就是按原作者的韵脚来写,也就是用同音字押韵。刘彦炳的《感秋七首》共七首,每首七言四句。这首诗与第二首相同,也是七言四句。这组诗都是诗人在任典签期间所做,抒发了他因被贬而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首联两句写自己的处境:背靠高峻的山崖,生长在这块地方,因而得到了良好的教养,具备了出众的才能。“孤桐”,比喻自己;“绝壁”,比喻环境。“长养材奇”,说明自己之所以能长养得如此奇特,是由于有好的环境所致。

颈联两句写自己的遭遇:因为自己的才华被皇上看重,所以被选到宫中去演奏音乐,弹奏的是《白雪》这样的高雅乐曲,因此,如果不了解这种高雅的音乐,就不会知道这位演奏者是谁了。

末联两句写自己的感受:事物本来就有好的遭遇,等待时机没有什么值得悲伤的。这里表达了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此诗语言平实朴素,感情真挚,表现了诗人的胸襟开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