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隐居士不入市,手易一编三截韦,颠毛下垂不复理。
于埘有鸡阑有豕,床头有酒清且旨。
对竹衔杯聊自喜,田舍翁愿已足矣。
人生大都百年耳,叟今四百四十几。
甲子壮夫之颜小儿齿,南宫注名从此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题诗后》。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一、译文

竹隐居士不入市,手易一编三截韦,颠毛下垂不复理。
于埘有鸡阑有豕,床头有酒清且旨。
对竹衔杯聊自喜,田舍翁愿已足矣。
人生大都百年耳,叟今四百四十几。
甲子壮夫之颜小儿齿,南宫注名从此始。

二、注释

1.竹隐居士不入市:竹子里的隐士不去集市上买东西。
2.手易一编三截韦:手上拿着一本书,书页被撕成两半。
3.颠毛下垂不复理:白发垂下来,不再梳理。
4.于埘有鸡阑有豕:在篱笆旁有鸡和猪。
5.床头有酒清且旨:床头放着清澈美味的酒。
6.对竹衔杯聊自喜:手里拿着酒杯,高兴地对着竹子喝。
7.田舍翁愿已足矣:像村中的农夫那样,已经满足了。
8.人生大都百年耳:人生大多不过百年而已。
9.叟今四百四十几:现在已经四十几岁了。
10.甲子壮夫之颜小儿齿:甲子年(即48岁)时,就像壮年男子的面庞和小孩的牙齿一样。
11.南宫注名从此始:从现在开始,将名字登记在南宫里。

三、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士生活的向往和满足。诗中的隐士远离尘嚣,过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手中握着一本被撕成两半的书,白发飘飘,不再梳理。他住在篱笆旁,旁边有鸡和猪,床头有清澈美味的酒,心情愉快地与竹子为伴。这种生活状态让作者感到满意和快乐,仿佛已经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诗的最后一句“甲子壮夫之颜小儿齿,南宫注名从此始”则透露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虽然隐士的生活方式可能让人羡慕,但也可能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作者在这里表示,他将名字记在南宫里,意味着他将开始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这既是对自己的激励,也是对他人的期望。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士的生活,传达了作者对于简朴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