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茎绿叶谩纷纷,鶗鴂声中欲断魂。
回首楚湘春水阔,不知何处望王孙。
注释:紫色的茎,绿色的叶,纷纷扬扬,好像无数只小鸟在枝头啼叫。杜鹃声中,诗人似乎要断魂了。回首望去,春天的湘江水宽广无际,不知王孙(指游子)在什么地方。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晚年的作品。诗中以紫茎绿叶、鶗鴂声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富有艺术感染力。
紫茎绿叶谩纷纷,鶗鴂声中欲断魂。
回首楚湘春水阔,不知何处望王孙。
注释:紫色的茎,绿色的叶,纷纷扬扬,好像无数只小鸟在枝头啼叫。杜鹃声中,诗人似乎要断魂了。回首望去,春天的湘江水宽广无际,不知王孙(指游子)在什么地方。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晚年的作品。诗中以紫茎绿叶、鶗鴂声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富有艺术感染力。
杂诗 秋夜一何长,西风清且凉。 阿阁交重轩,雕棂起中央。 上有秦氏女,所思在朔方。 朱弦发妙曲,窈窕激清商。 一弹有馀叹,四顾心徬徨。 徬徨亦何之,仰见明月光。 不惜岁序晚,但恨川无梁。 同心且离隔,苦音谁见详。 注释: - 秋夜一何长:秋天的夜晚特别长,这里用“何”来形容时间的长短。 - 西风清且凉:秋风凉爽宜人,给人带来舒适感。 - 阿阁交重轩:阿阁下有两层高高的楼阁和交错的门廊。 -
扁舟遥溯五湖流,迟日牙樯阻石尤。 夜宿松陵城上月,依依清影落寒沟。 注释: - 扁舟:小船。 - 遥溯:远溯,逆行。 - 迟日:傍晚时分。 - 牙樯:船上的桅杆。 - 阻石尤:被石头阻挡。 - 夜静:夜晚寂静无声。 - 松陵:地名,今属苏州市吴中区。 - 城上月:城墙之上的月亮。 - 依依:形容月光柔和的样子。 - 清影:月光映照下的树影或景物的影子。 - 寒沟:寒冷的溪沟。 赏析:
关山月 洛水千门月,流光满绮罗。 曈昽悬碧汉,潋滟濯金波。 远戍羁栖久,空闺怅望多。 关山遮不断,夜夜落交河。 注释: - 洛水千门月,流光满绮罗:洛水边的城门上悬挂的明月,月光洒满了华丽的丝绸。这里的“绮罗”指的是精美的丝绸衣服。 - 曈昽悬碧汉,潋滟濯金波:明亮的月亮高悬在清澈的天空中,月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 - 远戍羁栖久,空闺怅望多:远离家乡驻守边疆的士兵,长久地居住在那里
【注释】: 1. 风度端凝:端方严肃,举止庄重。 2. 帝待九龄作相:皇帝等待年长者(九龄)为宰相。 3. 令德寿岂:美好的德行,长寿难道是偶然的。 4. 天生一高司徒:上天赐予一个高贵的司徒。 5. 张百熙:即张之洞,晚清大臣、学者。 【赏析】: 这首贺寿诗用典贴切,对仗工巧,寓意深刻。 第一句“风度端凝,帝待九龄作相”,意思是说,张之洞有崇高的风范和端庄的气质,皇帝在等待他做宰相
诗句解析: 1. 笔床茶灶寄生涯 - 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生活画面,笔和茶象征着文化和知识的积累,而床和灶则代表了日常生活的基本设施。这种生活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简单、平静生活的向往。 2. 来往烟波到处家 - “烟波”形容水面上的烟雾,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四处奔波的生活状态。“到处家”则表明无论身在何处,都如同在家一样,有归属感和安宁。 3. 帆影拂云过九泽 - 描述了一幅壮观的航海图景
【解析】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最后附上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然后结合题目要求,按照顺序逐一翻译诗句,并分析其意境、情感以及手法。最后对整首诗进行赏析。此题要注意把握诗歌的标题、作者、内容、思想情感等。 (1) 广州南望海冥冥,百丈牵江几日程。 “广州南望海冥冥”意思是从广州向南望去,大海茫茫一片
【注释】 多病:指疾病缠身。 休文:谢晦字休文,故称。 一官:指官职,这里指沈公礼的官职。迢递岭南归:意思是说沈公礼辞官后回南方老家。岭南,今两广一带。 双鸾:古代对皇后的美称。 五马行春事已非:五马,皇帝的车驾。行春,巡视地方。这句意思是说,当年皇帝巡视的地方已经变了。 黄菊:即黄华(huā),菊科植物,秋季开花,黄色花朵,有香气。半篱:篱笆的一半。闲暮雨:指秋日落雨。 紫荆:一种落叶乔木
竹里清泉竹外溪,隐居浑似浣花西。 年深不问苍龙蛰,夜静常留彩凤栖。 注释:竹中流淌着清澈的泉水,竹外是溪流,隐居生活宛如在浣花西。岁月流转,我不再关心苍龙的蛰伏,夜晚总是让彩凤栖息。 十亩浓阴漙翡翠,一泓寒碧浸玻璃。 注释:十亩浓密的竹林,如同翡翠一样绿;一泓清凉的泉水,如同玻璃一般晶莹剔透。 有时煮茗诗成处,就向琅玕节下题。 注释:有时我在煮茶时,灵感突发,写成了诗句;就在这样的节庆时节
【注释】 1. 恩谴:被贬谪。 2. 銮坡:皇宫中的花园。 3. 襄王:楚怀王。屈原曾为楚怀王的大夫,因直言进谏,遭嫉妒,被诬陷为“欺君罔上”而被流放,此诗写他辞别楚怀王到汨罗江自沉的事。 4. 濯缨:古人把帽子放在水里清洗头发,这里指洗耳恭听。 5. 忧国恨:忧虑国事,有国家民族之恨。 6. 渔父:在江边打鱼的老翁。《论语》:“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注释】 ①通藉:通籍,指进士及第。 ②帝命:皇帝的命令。 ③龙阿:龙的弯曲处。这里比喻龙椅。 ④范滂:东汉时南阳人,为人刚正不阿,不畏权贵,为党人所害。桓典:字子山,汉末南阳太守,为官清廉,有政绩。《后汉书·桓典传》说他“清修疾恶,以声华自高”。鸾台:指御史台,掌管弹劾、纠察之职。 ⑤绣斧:绣花的斧头。比喻朝廷的刑狱。 ⑥五花骢马:五花,指马毛有五彩斑纹;骢,即青白色的马。这里形容马匹颜色鲜艳
【题解】本诗是一首七律,写诗人于道观中偶遇道士,与之交谈。 九转神丹已脱胎(九转:指多次炼制。神丹:指道教的仙丹):仙人已经炼成仙丹。脱胎,脱去凡胎,即得道。麻姑约我到蓬莱:仙人曾邀我一同前往仙境蓬莱。麻姑,传说中的仙女。蓬莱:传说中的神山名,在渤海中。 三花树盘桓久(三花:指松、竹、梅。树:指仙树。盘桓:徘徊,逗留):三株仙树在仙界长久地徘徊。只待秋风白鹤来(只待:等待;秋风:指秋天的风)
诗句:小桃花谢又花开,閒却当初玉镜台。 译文:小桃花谢了又开了新的花朵,把曾经的镜子台搁置一旁。 注释:小桃花谢又开了新的花朵,把曾经的镜子台搁置在一旁。为问白头花底鸟,刘郎去后几时来。 赏析:诗人以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了桃花的美丽和生命力,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注释】 太公:姜尚,即吕尚。钓鱼图:指吕尚隐居磻溪(今陕西省渭南市)时,曾以直钩捕鱼的故事。醢:音hǎi,肉酱,古代的一种调味品。鄂侯:周武王灭商后,封商朝遗臣鄂侯于此地(今陕西省商洛市)。未入非熊兆:指没有出现像“飞熊”这样的吉祥征兆。飞熊:传说中一种祥瑞的动物。磻溪下直钩:指姜尚在磻溪垂钓,不急于求仕,而是耐心等待时机,最终被周文王发现,辅佐他建立周朝。 【赏析】
【注释】 鹧鸪声里雨班班:鹧鸪的叫声在雨中显得凄凉。 一去銮舆杳不还:皇帝已远走他乡,无法返回。 日暮东风芳草绿,无人更上望夫山:傍晚时分,东风送暖,芳草绿了,但没有人再登上望夫山。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前四句描写春末夏初时节,鹧鸪啼叫,落花满地;皇帝已经远行,无法归来;黄昏之时,春风送来温暖,芳草绿了。后四句以望夫山为喻,抒发了诗人对皇帝的忠贞不屈,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之情
【注释】: 金盘:金色的盘子,这里指捣胭脂的玉杵。 和露:用露水调和。 捣:捣碎,捣药。 胭脂:古代女子用以涂抹面颊的一种化妆品。 写出江南第一枝:指梅花开在江南是最早。 太真:杨贵妃(杨玉环)的字。 初睡起:刚起床时。 赐浴华清池:唐玄宗为杨贵妃在温泉里沐浴洗刷。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观赏红梅的情景。前两句以“金盘”、“玉杵”等物色来写梅花,既形象生动,又贴切自然。后两句则通过想象
宫人望月图 解析《宫人望月图》中意境与意象之美 1. 诗词原文 龙脑香消宝钏温,梨花明月淡黄昏。 自缘妾命生来薄,非是羊车不到门。 2. 词句注释 - 龙脑香消:形容花香消散,比喻女性之死。 - 宝钏温:象征珍贵之物温暖如初。 - 梨花明月:象征清雅和寂寞。 - 淡黄昏:暗示着时光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3. 译文 在月光下,我凝视着那凋零的花朵,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愁。 4. 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