蔼蔼堂前木,时至忽成林。
首夏方澄和,凯风散幽襟。
我爱白日静,触物每微吟。
息影盘石边,时鸟怀好音。
鼠壤有馀蔬,东醪聊自斟。
虽无高世轨,抚已安夙心。
先师有遗言,谋道匪自今。
已矣何所羡,林栖岂何深。

这首诗是仿照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五首·其一》来写的,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句释义:

  1. 蔼蔼堂前木:“蔼蔼”形容树木茂密、枝叶繁盛的样子。“堂前木”指的是庭前的树木。
  2. 时至忽成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树木逐渐生长成为一片树林。
  3. 首夏方澄和:“首夏”指初夏时节,“澄和”意为清澈和煦。
  4. 凯风散幽襟:“凯风”通常用来比喻和煦的春风,“幽襟”是指内心的闲适与宁静。
  5. 我爱白日静:这里用“静”字来形容白日的宁静美好。
  6. 触物每微吟:每当接触到事物,都会轻轻地吟咏。
  7. 息影盘石边:在盘石旁边休息,享受片刻的宁静。
  8. 时鸟怀好音:不时听到鸟儿的叫声,传递着美好的信息。
  9. 鼠壤有馀蔬:在简陋的土地上也能种出多余的蔬菜。
  10. 东醪聊自斟:虽然生活简朴,但还能自斟自饮,享受生活的简单乐趣。
  11. 虽无高世轨:虽然没有追求高远的理想和抱负。
  12. 抚已安夙心:安抚自己的心情,满足于平凡而简单的生活。
  13. 先师有遗言:引用老师的话语。
  14. 谋道匪自今:追求真理的道路并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
  15. 已矣何所羡:既然这样,还有什么可以羡慕的呢?
  16. 林栖岂何深:在树林中隐居,也不需要太过于深入山林之中。

译文:
我喜爱堂前的茂盛树木,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长成了一片林子。初夏时节,阳光明媚,和风徐来,让人心情舒畅。我喜欢在白日里安静地读书,每次接触到新的知识或事物都会轻轻吟诵。在盘石旁边休息,听听鸟儿的歌声,感受自然的和谐与美好。在简陋的田地里种植蔬菜和水果,尽管条件艰苦,但我依然能自得其乐。虽然没有追求高远的理想和抱负,但我能安慰自己,满足于平凡而简单的生活。我想起了先师的话,明白追求真理的道路并非是从今天才开始的。我已经满足了,没有什么可以羡慕的。在树林中隐居,也不需要太过于深入山林之中。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恬淡、宁静的生活态度。他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感受到心灵的平静和满足。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即使生活在简陋的环境中,也能够自得其乐,满足于这种朴素而真实的生活。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