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车班班黄尘晚,夫为推,妇为挽。
出门何所之,青青者榆疗吾饥,愿得乐土共哺糜。
风吹黄蒿,望见墙宇,中有主人当饲汝。
叩门无人室无釜,踯躅空巷泪如雨。

【解析】

本诗是一首田园诗,描绘了一幅农村晚归图。首句“小车班班黄尘晚”描写了傍晚时,一群马车在尘土飞扬中缓缓行驶的情景;二句“夫为推,妇为挽”写农夫和妻子的劳作情景;三四句“出门何所之,青青者榆疗吾饥,愿得乐土共哺糜”描写了他们辛苦劳作后回家路上所见所闻,表现了诗人对劳动者的同情和尊敬;五六句“风吹黄蒿,望见墙宇,中有主人当饲汝”描写了诗人看到炊烟袅袅,想到家中有主人正在为自己准备饭菜的情景;最后两句“叩门无人室无釜,踯躅空巷泪如雨”,写诗人因久别家乡而思念亲人,又因无人在家,不能尽孝,只能徘徊于空寂的巷子,泪落如雨。

【答案】

译文:

黄昏时分,一辆辆满载着粮食、蔬菜、柴草等物品的马车正缓缓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行进着,这是农夫们收工后的返程,也是他们一天辛劳的结束。农夫的妻子们也挽着丈夫的胳膊,一同步行。

“出门何所之?”这是农夫们回家时发出的询问。他们要去的地方,当然是自己的家园。

“青青者榆”,“榆”即榆树。榆树高大挺拔,枝叶繁茂,可以遮荫,也可以作为农具,榆木坚硬耐用,是制作农具的好材料。榆树的枝叶繁茂,可以为行人提供荫凉,所以农夫和他的妻子在回家的路上,一边走,一边欣赏着沿途美丽的景色。

“疗吾饥”,这里的“疗”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说榆木可以充饥。因为榆树的枝叶可以充饥,所以农夫和他的妻子才愿意到田间去采摘榆叶。

“愿得乐土共哺糜”,这里用一个设问句引出下文,表示农夫和妻子的愿望。他们渴望能够生活在一个安乐祥和的环境中,一起享用美味可口的食物。

“叩门无人室无釜”,这一句描写的是农夫和他的妻子回到家里后的情景。他们发现家已经很久没有主人了,家中没有炊烟升起,也没有人做饭。于是他们只能在院子里徘徊不已。

“踯躅空巷泪如雨”。这一句是对前面诗句的总结,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他既思念家人,又无法回家,只能在空荡荡的院子里徘徊,眼泪如雨般滴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