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松合抱支硎侧,十里浓阴半山黑。
村翁记松不记年,依稀传是支公植。
支公曾向松之下,调鹤调鹰复调马。
皮皴甲蜕化髯龙,谁知复有屠龙者。
使君买松欲制亭,烟姿雪干仍青青。
一朝顿脱伧父厄,要知树老多精灵。
夜静空林觉人语,大松小松共尔汝。
愿以长生报使君,结得茯苓如斗许。
【注释】 松,古松名。支硎,山名,在今浙江省上虞县东南。《晋书·郭璞传》载:郭璞游吴,见支硎山,问村父:”是何处?” 对曰:”支硎,山名也,无草木。”
【译文】 群松合抱支硎侧,十里浓阴半山黑。
村翁记松不记年,依稀传是支公植。
支公曾向松之下,调鹤调鹰复调马。
皮皴甲蜕化髯龙,谁知复有屠龙者。
使君买松欲制亭,烟姿雪干仍青青。
一朝顿脱伧父厄,要知树老多精灵。
夜静空林觉人语,大松小松共尔汝。
愿以长生报使君,结得茯苓如斗许。
赏析:
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诗人任袁州刺史时,当时他与友人游庐山,看到许多古松,便写下这首诗赞美它们。首联写群松合抱支硎侧,浓荫覆盖着十里的山路,浓荫遮天蔽日;颔联写村翁不知松树多少年,只记住了支公种下它;颈联写支公曾在此调鹤、调鹰、调马,后来还曾调过龙;末联写诗人为报答支公的恩情,想将茯苓送给支公。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形象生动,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