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屋当年识俊才,吾邦司理固宜哉。
庭封尺牍民应朴,器别盘根刃自恢。
芝诰一函来阙下,蒲帆千尺倚江隈。
从来台谏须时彦,况值敷言路正开。

诗句释义

  1. 场屋当年识俊才 - 在科举考试的年代,已经发现了杰出的人才。
  2. 吾邦司理固宜哉 - 我所在的国家管理事务是理所当然的。
  3. 庭封尺牍民应朴 - 百姓们的信函都很朴实。
  4. 器别盘根刃自恢 - 器物有独特的形状就像树根一样坚固。
  5. 芝诰一函来阙下 - 收到了一封来自皇宫的诏书。
  6. 蒲帆千尺倚江隈 - 船帆高悬,靠在江河的拐弯处。
  7. 从来台谏须时彦 - 自古以来,御史台和谏院需要有才能的人。
  8. 况值敷言路正开 - 何况现在是皇帝开放言论,允许人们表达意见的时候。

译文
在考科举的年代,我已经发现了一批杰出的人才。我所在的国家治理得当,这是理所当然的。百姓们的来信都非常朴实。这些器物都有独特的形状,就像是树根一样坚固。我收到了一封来自皇宫的诏书。我乘坐的船帆高悬,靠在江河的拐弯处。自古以来,御史台和谏院都需要有才能的人。现在皇帝正在打开言论的大门,允许人们自由表达观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高节推弘望北上的祝福和期望。首两句“场屋当年识俊才,吾邦司理固宜哉”回顾了诗人在科举考试中识别英才的经历,并强调了治理国家需要有才华的人才。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收到皇宫的诏书的场景,以及诗人乘坐船只靠岸的情景。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于御史台和谏院需要有能力的人才的看法,以及对皇帝开启言论大门、允许人们表达观点的赞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和对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