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声频入耳,相对又斜曛。
露宿浑无累,深藏蔚有文。
危枝愁积雨,逸响遏行云。
百鸟谁同调,羁怀莫可闻。

【注释】:

此声频入耳:蝉鸣之声频频传入耳边。闻,动词。

相/对又斜曛:相互之间又有斜阳的余晖照射。相/对,动词。曛,夕阳的余光。

露宿浑无累:露宿没有拖累。浑,副词,全,都。

深藏蔚有文:深沉地藏着丰富的文采。文,这里泛指文章、才情。

危枝愁积雨:斜斜的枝条因久雨而显得忧郁。危,高峻,这里形容树枝斜长。

逸响遏行云:蝉鸣的声音传得很远,连天上的行云也被遏止了。逸,形容词用作名词,指蝉鸣声。

百鸟谁同调:百鸟中谁能与它同调?同调,指声音和谐一致,这里借指知音难觅。

羁怀莫可闻:羁旅的心情无法表达(只能默默承受)。羁怀,羁旅情怀,指在外漂泊的心情。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在初夏的一个傍晚,独自漫步郊外,偶然听到树上的蝉鸣声。那“此声”仿佛是“频入耳”,“闻”字写出了诗人听蝉的情景和心理感受。他凝神静听,久久不绝于耳,不禁感慨万端。“相对又斜曛”,这两句写诗人与蝉声相对,斜晖映照,似乎时间也凝固了,诗人的心也似乎随着蝉声一起荡漾起来。“相对又斜曛”,既点出时令,又渲染出一种幽冷清寂的氛围,使蝉的鸣声更显悲凉凄切。“露宿浑无累”,诗人说露宿并不感到有累赘之忧。“无累”,即无忧无虑。这一句写诗人对蝉声的聆听已到了心旷神怡的地步。“深藏蔚有文”,写诗人看到蝉身藏在树叶深处却有着丰富多彩的花纹,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危枝愁积雨”,写诗人看到斜斜的树枝上积满了雨水,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物变化的关注。

“逸响遏行云”,写诗人听到蝉鸣后,那声音传得很远,甚至就连天上的流云也为之停顿。“百鸟谁同调”,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自己虽想与大自然中的其他生物共鸣,但是却不能找到能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最后,“羁怀莫可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他虽然想摆脱内心的束缚,但是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的人。整首诗以“闻蝉”为线索,通过描写诗人听到蝉鸣声时的心理感受和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和情感的深深思考和无尽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