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明向南亩,疏星在檐端。
夫出妇亦随,无非分所安。
道旁往来人,下车时一观。
问津津不知,仰视飞鸟还。
逻苗远峙夕,濯足荒沟寒。
吾惜耦耕好,焉知世路难。
伐鼓收西畬,黄云被江干。
聊周代糟糠,作粥欢宾颜。
邻叟携儿来,嬉戏松下关。
齐声鼓腹讴,永谢攒眉欢。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穫早稻
庚戌年九月中,即农历九月初七,是秋天收获庄稼的时候。
迟明向南亩,疏星在檐端。
天将明时,我向南边的稻田走去,稀疏的星星在屋檐上闪烁。
夫出妇亦随,无非分所安。
丈夫出门,妻子也跟随着他,这是出于她们的共同需要或愿望。
赏析:此诗作于诗人归家后不久。诗中写诗人归家后的生活,表现了农民朴实、纯朴、勤劳、乐观的一面。
道傍往来人,下车时一观。
路上行人来来往往,停下车来观看。
问津津不知,仰视飞鸟还。
问路的不知道,仰望飞翔的鸟儿。
逻苗远峙夕,濯足荒沟寒。
远远地站在田野边上,把脚浸泡在荒野的沟渠中。
吾惜耦耕好,焉知世路难。
我珍惜农事劳作的辛苦,怎么会知道世事艰难呢?
伐鼓收西畬,黄云被江干。
击鼓声起,收了西边的水田,黄云遮蔽江面。
聊周代糟糠,作粥欢宾颜。
只好煮些粗粮充饥,做点稀粥招待客人。
邻叟携儿来,嬉戏松下关。
邻居的老大爷带着儿子过来玩,他们嬉戏于松树之下。
齐声鼓腹讴,永谢攒眉欢。
大家都一起敲着肚子唱歌,欢快的心情永远地消散了愁容。
注释:
庚戌岁:庚戌年。九月中:即农历九月初七。
南亩:南边的田地。
疏星:稀疏而明亮的星星。檐端:屋檐的上方。
夫出妇亦随:指丈夫外出,妻子也随着他一起去。
分所安:指合乎情理。
道旁:道路旁边。
黄云:黄色的云气,这里指晚霞。
聊:暂且。周:通“酬”,酬答、款待。糟糠:酒糟和米糠,泛指粗劣的食物;比喻清苦的生活。
齐声:同时发出的声音。
齐声鼓腹讴:一齐敲着肚子唱歌。
永谢:永远地消散了。
攒眉:皱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