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嗟险夷,浮生类飘叶。
不沽矫激名,直秉清劲节。
趾美在克承,馀休本能积。
余家有弟贤,臬台著殊绩。
兹行觐九重,众口称啧啧。
拚倒双玉瓶,丈夫不云别。
【注释】
- 世道嗟险夷,浮生类飘叶:世上的世道是危险而艰难的,人生像飘荡的落叶一样。嗟,感叹。
- 不沽矫激名,直秉清劲节:我不求沽名钓誉,而是坚守着清廉正直的节操。沽,谋取,这里指求取名利。
- 趾美在克承,馀休本能积:美好的品德在于能够坚持和继承,剩余的福泽自然可以积累。趾,通“致”,达到;余,剩下的;休,福泽。
- 余家有弟贤,臬台著殊绩:我家中有兄弟非常贤明,他的政绩显著。家弟,即家兄之弟,贤明的兄长。臬台,官名,这里指地方长官。
- 兹行觐九重,众口称啧啧:此次出行到皇帝面前朝见,众人都在谈论纷纷。兹,此。九重,古代称天子居处为九重宫阙,这里代指皇帝或天子。
- 拚倒双玉瓶,丈夫不云别:我要喝干这两只玉瓶里的酒,即使要告别也不会感到遗憾。拚,倾尽、喝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其弟弟蒙庵佥宪去京城上任时所写的诗。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弟弟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弟弟前途的美好祝愿。
首句“世道嗟险夷,浮生类飘叶。”诗人以“嗟”字开头,表达了他对世事艰难险恶的感慨。他认为,在这世间,人们的生活就像飘落的树叶一样,没有固定的方向,充满了不确定性。这种感慨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也透露出他对未来的担忧和期待。
次句“不沽矫激名,直秉清劲节。”诗人在这里强调了他自己的处世态度。他不追求虚假的名利,而是坚守着清廉正直的节操。他宁愿做一个清贫的人,也不做违背良心的事情。这种态度体现了他对道德的追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第三句“趾美在克承,餘休本能积。”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他对美好品德的看法。他认为,美好的品德在于能够坚持和继承,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新的成就。这种看法既体现了他对传统的尊重,也展示了他对道德传承的重视。
第四句“余家有弟贤,臬台著殊绩。”诗人在这里提到了他的弟弟在官场上的出色表现。他的才华得到了认可,他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种赞扬不仅表达了他对弟弟的骄傲,也反映了他对社会公正和公平的期待。
第五句“兹行觐九重,衆口稱嘖嘖。”诗人在这里描绘了弟弟赴京上任的场景。他即将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和质疑,但诗人相信他能够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赢得大家的赞誉。这种描写既展现了诗人对弟弟的支持,也表达了他对社会进步的期待。
最后一句“拚倒雙玉瓶,丈夫不雲別。”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的决心和勇气。他要喝干这两只玉瓶里的酒,即使面临困难也不会退缩。这种决心不仅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也展示了他对事业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通过对弟弟的赞美和鼓励,传达了作者对家庭、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亲情和友情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理想和希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