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峻岭费攀跻,头上云霄似可梯。
一水南分闽海远,数峰晴入楚天低。
雨声忽助溪声急,山色遥连树色迷。
扰扰浮名成底事,半生空自羡幽栖。
【解析】
题分水关:指福建的建溪。
层层峻岭费攀跻:层层的山岭,费尽了攀援之劳。
头上云霄似可梯:头上的云彩好像梯子一样,可以攀登。
一水南分闽海远:一条大江向南分流,闽地(福建)遥远在海的那边。
数峰晴入楚天低:几座山峰晴天映入天空,显得低矮。
雨声忽助溪声急:忽然间雨声又助长了溪水的急促流动声。
山色遥连树色迷:远远望去,山色和树色相互连接,看不清楚。
扰扰浮名成底事,半生空自羡幽栖:纷纷扰扰的功名利禄是什么事啊?我一辈子空自羡慕这幽静的栖息之所。
赏析:
首联“层层峻岭费攀跻,头上云霄似可梯。”写诗人登山时的感受。诗人面对崇山峻岭,不禁感慨万端:要攀上这样的高山,真是费劲;而头上似乎还有云霞作梯,可以攀升。此联为实写。
颔联“一水南分闽海远,数峰晴入楚天低。”写诗人登高望远所见的景物。诗人从高处俯瞰,看到一条大江从南方蜿蜒流过,把福建的闽地远远隔开,远处的山峰随着阳光照射角度的不同,有时近,有时远,有时清晰,有时模糊。此联为虚写。
颈联“雨声忽助溪声急,山色遥连树色迷。”写诗人在山上所听到的、看到的景色。雨声时而急促,时而舒缓,时而响亮,时而轻柔。山色和树色相互连接,看不清楚。此联为实写。
尾联“扰扰浮名成底事,半生空自羡幽栖。”写诗人对人生的感悟。诗人感慨自己一生空自羡慕那幽静的栖息之所,但已经来不及了。此联为虚写。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作者以登临山水抒发怀抱之情,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清丽脱俗。
译文:
层层峻岭费攀跻,头上云霄似可梯。
一水南分闽海远,数峰晴入楚天低。
雨声忽助溪声急,山色遥连树色迷。
扰扰浮名成底事,半生空自羡幽栖。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作者以登临山水抒发怀抱之情,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清丽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