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此夜泊砖河,剔尽寒灯意若何。
半世功名惊老大,十年南北笑奔波。
心悬魏阙云霄远,梦入闽山道路多。
纵有客怀难自遣,几回弹剑不成歌。

诗句释义

1 夜泊砖河:描述一个夜晚,船只停靠在砖河岸边。

  1. 剔尽寒灯意若何:形容夜晚的寂静与冷清,以及内心的孤寂和迷茫。
  2. 半世功名惊老大:指一生追求的功名已至晚年仍难以成就,感到震惊。
  3. 十年南北笑奔波:表示因政治或生活原因(可能指南北往返)而疲于奔命。
  4. 心悬魏阙云霄远:心系朝廷,但身处远方,距离朝廷遥远,比喻政治抱负无法实现。
  5. 梦入闽山道路多:梦中进入闽地(今福建省),道路艰险,象征困难重重。
  6. 纵有客怀难自遣:尽管内心充满情感和思绪,但却难以排解,无法自我慰藉。
  7. 几回弹剑不成歌:多次尝试以弹奏乐器的方式表达心中的哀愁,却未能成功。

译文

这晚扁舟停泊在砖河岸边,我独自面对着一盏孤灯,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寂寞和困惑。
一生中的追求和奋斗,让我到了老年依然惊魂未定,曾经的梦想和抱负都化为了泡影。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经历了无数的南北往返,疲于奔命,生活路途充满艰辛。
心中总牵挂着朝廷,但我身在远方,仿佛与云端隔绝一般,政治理想始终难以实现。
梦中常会走入闽地的山路,那里的道路艰险重重,象征着生活的困境和挑战。
尽管心中充满了各种情感和思绪,但往往找不到合适的方式来表达它们,无法得到解脱。
有时甚至想要通过弹奏乐器来抒发心中的哀伤和苦闷,但每次都是徒劳无功。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政治理想的深刻反思和感慨。首句“夜泊砖河”设置了一个静谧的场景,但紧接着的“剔尽寒灯意若何”则透露出一种孤独和迷茫。诗中反复提及的“功名”、“奔波”、“梦想”等元素,揭示了诗人一生的追求和经历的艰辛。最后两句“心悬魏阙云霄远”和“弹剑不成歌”,更是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无奈的挫败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折射出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