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田无旱涝,里居复亢爽。
耕作勤朝昏,耨耘辞卤莽。
草丰牛犊肥,壤沃桑麻长。
西城幸有秋,邻舍互来往。
卒岁既无虞,浊醪时共享。
怡然农圃谈,闲即成幽赏。
悠悠天壤间,岂复惭俯仰。

注释:

  1. 耕乐轩卷:《耕乐》诗是东晋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其中“耕乐”是篇名,“卷”是指诗集。这里的“耕乐轩卷”可能是作者的诗集。
  2. 溪田:在山涧中的农田。
  3. 无旱涝:没有遭受干旱和洪水的困扰。
  4. 里居:家乡的居所。
  5. 亢爽:天气晴朗干燥。
  6. 耕作:耕种田地。
  7. 勤朝昏:勤奋地工作,不论早晚。
  8. 耨耘:除草松土。
  9. 草丰:指草地茂盛。
  10. 牛犊:小牛。
  11. 壤沃:土壤肥沃。
  12. 桑麻:泛指农作物,这里特指桑树和麻树。
  13. 西城:作者家乡所在地,位于今陕西咸阳市。
  14. 秋:收获的季节。
  15. 邻舍:周围的邻居。
  16. 浊醪:粗酒。
  17. 共享:共同享用。
  18. 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19. 农圃谈:在田野和园子中谈论。
  20. 闲即成幽赏:闲暇时即可欣赏到美景。
  21. 悠悠:漫长无边。
  22. 天壤间:天地之间。
    赏析:
    这首诗是陶渊明的《题耕乐轩卷》,表达了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诗人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句“溪田无旱涝,里居复亢爽。”描述了农田不受旱涝之苦,居处又如此晴朗。这两句诗表达了陶渊明对于自然的赞美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他认为乡村生活远离尘嚣,可以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次句“耕作勤朝昏,耨耘辞卤莽。”则进一步描绘了他辛勤耕作的情景。他不仅勤劳地耕作,而且在除草松土方面也力求精细,不再使用粗放的方法。这体现了陶渊明对于劳动的态度和精神。他认为只有通过辛勤的耕耘和精心的管理,才能获得丰收。
    第三至六句“草丰牛犊肥,壤沃桑麻长。”则具体描述了田园景象。草长得茂盛,牛犊长得肥壮;土壤肥沃,桑树和麻树长得很茂盛。这些描述既展示了田园的自然之美,也反映了陶渊明对于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
    最后两句“西城幸有秋,邻舍互来往。”则表达了他对秋天的到来感到高兴,因为在这个时候,他可以与邻居们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同时,这也反映了他对于邻里关系的看重和珍惜。
    整首诗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陶渊明对于自然、劳动和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