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拂烟霞出紫都,宏开朱观作仙区。
寰中日月随青竹,杖底龙鸾结绿蒲。
玉女三浆嘘伏火,金鳌百炼跃重湖。
年来元气谁斟酌,祇藉先生白玉壶。
这首诗的作者是赵瀫阳,他是明朝的一位官员。他与太史黎瑶石一同游览了浮邱(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他们在那里游玩,写下了这首诗。
首句“袖拂烟霞出紫都”,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诗人手持袖子,仿佛能驱散烟雾和阳光,走出紫色的京城。这句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衣袖比作能够驱散烟雾和阳光的神奇工具。
第二句“宏开朱观作仙区”,进一步描绘了浮邱这个地方的美丽景色。这里的“朱观”指的是红色的城墙,“仙区”则是指仙人居住的地方。这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浮邱这个地方的仙境般的美丽。
第三句“寰中日月随青竹,杖底龙鸾结绿蒲”,继续描绘了浮邱的美景。这里的“寰中”指的是整个世界,“日月”则是指太阳和月亮。诗人通过比喻,将浮邱周围的青竹比作日月,将杖底的龙鸾比作绿色的蒲草。这句诗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现了浮邱周围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句“玉女三浆嘘伏火”,描绘了浮邱周围的神秘气氛。这里的“玉女”指的是仙女,“三浆”则是指三种神奇的药水。诗人通过想象,描绘了仙女用三种神奇的药水吹息,使地下的伏火熄灭的场景。这句诗通过想象,展现了浮邱周围的神秘气氛。
第五句“金鳌百炼跃重湖”,描绘了浮邱周围的壮丽景色。这里的“金鳌”指的是巨大的金鱼,“百炼”则是指经过多次冶炼的金属。诗人通过想象,描绘了金鳌在重湖中跳跃的场景。这句诗通过想象,展现了浮邱周围的壮丽景色。
第六句“年来元气谁斟酌,祇藉先生白玉壶”,表达了诗人对浮邱美景的赞美之情。这里的“元气”指的是自然的气息,“斟酌”则是指品味、欣赏。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浮邱美景的欣赏之情。而最后一句“祇藉先生白玉壶”,则是直接称赞了赵瀫阳的智慧和才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赵瀫阳的尊敬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浮邱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