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巷竟何术,鸣嘤未有声。
捷径非我道,户说不可行。
杂糅世应久,姱好宁与争。
纷纷懘葪者,细故非所惊。
览初终莫悔,前修既已盟。
万里日来反,游泛亦余情。
还忆乘槎处,留石问君平。

【注释】庚午年冬天,敌人在边境制造事端,烽火连天。我沿着江水溯流而上到达金陵,与曹芳、方等几位公子相约北上。由于我们尚未被授予官职,因此不能前往。辛未年的春天,我依照原来的计划返回南方,乘船南下时感到孤独无聊,于是写下了十首纪怀诗中第二首:遇巷。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南京期间所作,反映了他当时的政治处境。诗的开头两句“遇巷竟何术,鸣嘤未有声”,表现了诗人对当前政治形势的不满和担忧。诗人认为,尽管自己有才能,但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得到施展的机会。接下来,“捷径非我道,户说不可行”一句,则表明了自己对走捷径、迎合权贵的态度持否定态度。他认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接下来的四句“杂糅世应久,姱好宁与争”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他认为,世俗的名利纷争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而真正的美好品德却往往被忽视和贬低。这种看法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批判精神。

最后两句“纷纷懘葪者,细故非所惊”则表明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的坚定信念。他认为,只要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就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动摇。这种坚定的信念和决心是诗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所具备的重要品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