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徂及隆冬,挺矗一孤松。
今归春晼晚,百卉竞芳容。
断肠桃李花,处处伤心逢。
缤菲宁不艳,零落早相从。
凯风催菡萏,秋水欲芙蓉。
时物纷相逼,驰莽竟何终。
悠悠来永叹,含情向谁封。
终羡后凋质,偃蜷出寒峰。

【注释】

  1. 庚午冬:庚午年冬天。庚午,指清高宗乾隆五十八年(1793)。
  2. 烽传:烽火报警。
  3. 溯流:逆水而流。
  4. 金陵:今南京。
  5. 假曹方姚陈诸子:假,借、托。曹方姚、陈诸子,泛指同姓或同乡的子弟。
  6. 散馆:清代科举考试结束后,由考官评定试卷等级,然后分发到各部院任用,称为散馆。
  7. 深居念独行:深居简出。
  8. 不可于:不可以在。
  9. 辛未春:指清高宗乾隆五十九年(1794)春季。
  10. 遵洄而南:沿着江流向南。
  11. 家扁舟:指自己的小船。
  12. 缤菲:繁花。
  13. 凯风催菡萏:比喻春风催开花朵。
  14. 秋水欲芙蓉:形容秋天的江水好像芙蓉一样。
  15. 时物纷相逼:各种事物纷纷逼迫而来。
  16. 驰莽竟何终:奔驰的草木究竟有多远呢?
  17. 含情向谁封:含着感情向谁倾诉啊?
  18. 偃蜷出寒峰:弯曲蜷缩着从寒冷的山峰中出来。

【译文】
庚午年冬天,我到了隆冬时节,挺立着一株孤松。
如今春天已至晚,百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桃花李花凋零了,到处都是伤心的地方。
五彩缤纷的花朵怎么能不鲜艳夺目,早早地就失去了生机。
温暖的风吹过荷花,秋天的水就像盛开的芙蓉。
万物纷乱交错,奔腾不息,到底会达到什么目的呢?
我不禁悠悠然长叹一声,满怀深情地向谁诉说呢?
我羡慕后凋谢的菊花,它们依然保持傲骨,从寒峰中探出头来。

【赏析】
这是一首纪怀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生命的珍视。首联描绘了自己孤独的情怀和坚韧的精神;颔联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颈联通过对比桃花李花的凋零,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尾联则以“终羡后凋质,偃蜷出寒峰”两句,抒发了诗人对于坚韧生命力的赞赏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