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暑忘冠履,消闲对弈棋。
绿阴满窗户,正好纳凉时。
【注释】
1.夏日书斋:指在夏天的书房中避暑。
2.苦暑:热得难受。
3.忘冠履:忘记了戴帽子和鞋子,形容天气炎热到极点。
4.消闲:消解烦闷,这里指消解暑气。
5.对弈棋:下棋娱乐。
6.绿阴:浓密的树荫。
7.窗:窗户。
8.纳凉:乘凉,这里指乘凉睡觉。
9.赏析:
这是一首写夏日避暑的书斋诗。前两句是说酷暑难耐,只好脱衣睡觉了;后两句是说在清凉的房间里,正可以酣畅地睡个午觉。全诗语言平实自然,读来亲切有味。
苦暑忘冠履,消闲对弈棋。
绿阴满窗户,正好纳凉时。
【注释】
1.夏日书斋:指在夏天的书房中避暑。
2.苦暑:热得难受。
3.忘冠履:忘记了戴帽子和鞋子,形容天气炎热到极点。
4.消闲:消解烦闷,这里指消解暑气。
5.对弈棋:下棋娱乐。
6.绿阴:浓密的树荫。
7.窗:窗户。
8.纳凉:乘凉,这里指乘凉睡觉。
9.赏析:
这是一首写夏日避暑的书斋诗。前两句是说酷暑难耐,只好脱衣睡觉了;后两句是说在清凉的房间里,正可以酣畅地睡个午觉。全诗语言平实自然,读来亲切有味。
【注释】 阻浅境山:指在江中停宿。 百里彭城道:彭城,古县名,今属江苏,在徐州市北。这里借指徐州一带的江流。 舟行滞浅沙:船行驶得很慢,在浅水里停留着。 波涵珠斗动,树带绛河斜:波浪好像珍珠般滚动,树影倒映在水面上像是红色的河水。 兴到杯浮白,更深烛吐花:兴致来了,酒杯里的酒也像浮起的白沫一样,深夜里点着烛光,灯芯吐着花一样的火苗。 归途已过半,潦倒忆京华:回家的路已经走了一半了
舟中夜雨 轻舟依野渡,短褐坐深更。 千里乡关思,孤灯夜雨声。 酒冲愁未散,诗与梦俱清。 翻忆朝参日,泥涂倩马行。 译文: 在夜晚的船中,我坐在破旧的船上,看着窗外的雨滴。我想起了家乡,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我喝着酒,却无法驱散心中的忧愁。我开始写作,却发现我的诗歌也变得清晰起来。我想起了过去的日子,那时我在朝廷里做官,每天都忙碌而充实。而现在,我只能在这片泥泞的土地上,骑马前行。 注释: 1.
夜泊安林 路出安林晚,烟生野渡昏。 挑灯拈彩笔,待月举兰樽。 帙散蠹鱼走,船惊宿鹭喧。 客心归转急,飞梦到家园。 注释: -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夜晚行旅情景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抒情,表达了作者对家园的思念之情。 - "路出安林晚":描述了诗人行走在通往目的地的路上,天色已晚。 - "烟生野渡昏":描绘了傍晚时分,烟雾弥漫,天色昏暗的景象。 - "挑灯拈彩笔":在微弱的灯光下
【注释】: 武城:地名。 试宰:曾经担任县令。 弦歌:弹琴唱歌。指太平盛世,也指百姓生活富裕。 遗风古:遗留下来的风俗和习惯。 祠屋:祭祀祖先的房屋。 苹藻:用草扎成的祭品,泛指祭品,也泛指祭品。 仰止:仰望而止,表示敬仰之情。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武城县(今山东武城)游览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写武城昔日曾出贤良之辈;颈联写武城至今依然有弦歌之声,百姓生活富裕;颔联写武城的遗迹尚存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理解诗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分析鉴赏。“晓发彭城驿”,清晨离开彭城驿。“晓”,天刚亮时。“发”,出发,动身。“彭城驿”,古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徐州市。“舟迎水拍堤”,小船在江面上行驶,水花拍击着江边的大堤。“舟”是名词,船的意思;“拍”是动词,用桨击打的意思。“堤”,指江堤,即江边长堤。“天连淮树远”
【注释】: 暮抵境山:傍晚时分抵达了山。 风帆飞驿路,野烧动寒原:风帆在驿路上飞扬,野外的篝火在寒冷的原野上燃烧。 雾翳林光黑,烟笼水气昏:浓雾笼罩着树林,光线显得暗淡,烟雾缠绕着水面,天色昏暗。 远天收落景,新月露微痕:天边逐渐收起夕阳的景象,新月挂在天空,发出淡淡的光芒。 沙岸停桡处,时闻鸡犬喧:小船停靠在沙滩上,不时能听到鸡鸣狗吠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留城怀古 夜泊古留城,河流接汉清。 昔人不可作,兹地只留名。 祠带寒烟色,庭多落叶声。 功成轻万户,千载仰高情。 注释: - 留城怀古:在留城(今安徽宿州)怀想古代的诗人。 - 夜泊古留城:夜晚停泊在留城的河边。 - 河流接汉清:河水与汉水流相连,清澈透明。 - 昔人不可作:过去的人们无法再创作这样的作品。 - 兹地只留名:这个地方只会留下名字。 - 祠带寒烟色:祠堂周围飘荡着淡淡的烟气。 -
临清晚眺 地据京南胜,州临济北雄。 河山齐鲁旧,风俗古今同。 烟柳连天碧,霜枫夹岸红。 到来维短棹,沽酒夕阳中。 【解析】 “地据京南胜,州临济北雄”,这句诗的意思是:这个地方位于京城的南部,景色优美,是一片胜地;这个州坐落在济南以北,显得雄伟壮观。 “河山齐鲁旧,风俗古今同”,这句诗的意思是:这里的黄河和山峦见证了齐鲁大地的历史变迁,这里的风俗也与古今一样。 “烟柳连天碧,霜枫夹岸红”
长桥月夜 江城暮雨歇,与客坐孤舟。 月照兰樽夜,风生荻岸秋。 空怀千古事,因羡五湖游。 烈士今何在,长桥水自流。 赏析: 《长桥月夜》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谏臣的作品,通过描述江城傍晚雨后的平静景象,以及夜晚的月色与风声,引发诗人对历史的无限怀念和对过往英雄的深切追念。诗中的“长桥月夜”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也象征着历史长河中那些消逝的英雄及其英勇事迹。 首句“江城暮雨歇”
【注释】 淮阴城:古城市名,位于今江苏省淮安市。韩信(?一前196年)是西汉初杰出的军事家、将领,曾被封为淮阴侯。后因谋反被处死于长乐宫的钟室里,后人称其旧城为淮阴城。 王孙:贵族子弟。王孙:指昔日在淮阴侯韩信手下任职的人。 古木愁云起:古代诗人常以云来象征忧愁,故云有“愁云”之称。这里指淮阴城的古树。 荒原落日昏:指荒凉的原野,夕阳西下,天色渐暗。 路埋荆棘底:指道路两旁长满了荆棘。
【注释】 日永:太阳长。篆烟:指篆香燃烧后所留下的烟,也泛指香烟。襟袂薄:衣袂被风吹得轻薄了。闲窗:闲静的窗户。来:来访。座久庭花落:因长时间坐着,院中的花儿纷纷落下。 【赏析】 《山窗独坐二绝》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组诗。第一首写自己独居深山,幽居独坐的情景。第二首写自己独坐无聊,闲庭空阶,庭院中花朵凋零。 此组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忧愤心情
南园口占二绝其一 池台久雨后,芳径生新草。闲上画楼看,窗里青山小。 【解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南园中看到的美景,通过细腻的描述,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考,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引发了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美的感悟。全诗以清新脱俗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陶醉在这份美好的意境之中。 注释: 1. 南园:指作者居住的地方。 2. 池台:指池塘和亭阁
【注释】徐相国:指唐代著名宰相房玄龄,曾任徐州刺史。过徐相国旧宅有感:路过徐相国的旧居(即徐州刺史的府第)时有所感慨。 【赏析】这首诗以景衬情,抒发了作者对故居的怀念之情。首句点明时间地点,写徐王府门前冷落,鞍马稀疏;次句写夕阳斜照在古槐树上,显得有些凄凉;第三句描写院中秋风萧瑟、蝉声阵阵,燕子飞来飞去,渲染出了一片荒凉寂寞的气氛;末句写朱门紧闭,帘幕低垂,只有燕雀出入其中。全诗意境凄清
【注释】 岊亭:山名,在今浙江萧山西南。客路:指旅途。通宵雨:整夜的大雨。河桥:即江陵古称沙阳,位于长江边。柳色青:指春柳。新荻渚:长着新芦苇的洲渚。烟暗:烟雾迷漫。邮亭:驿站。对镜:照镜子。冠:戴帽子。凭阑:靠在栏杆上。酒未醒:酒还未醒。尘网:比喻官场的束缚。华发:形容头发花白,这里指年老。星星:形容白发很多。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中所见所感的诗。诗人以清新自然之笔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致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田园景色和诗人隐居生活的田园诗,下面是逐句的翻译: 蠡东漫兴 泽国秋将尽,柴荆客到稀。 雁归枫叶改,鸡啄稻粱肥。 涤器催盛酒,敲砧拟授衣。 山林兴成癖,甘与世相违。 注释: - 泽国秋将尽,柴荆客到稀。:描绘了秋天到来时泽国的景色,以及客人稀少的景象。 - 雁归枫叶改,鸡啄稻粱肥。:描述了大雁南飞后,枫叶改变颜色,而鸡啄食着丰满的稻粱。 - 涤器催盛酒,敲砧拟授衣。
解析: 1. 诗句解读: - 第一句:“谷口人何在?”表达了诗人对已逝友人的怀念之情。 - 第二句:“缄题手泽存”,意为虽然朋友已经去世,但留给后人的是珍贵的遗物。 - 第三句:“青年弃轩冕”,描述了诗人年轻时放弃高官厚禄,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 - 第四句:“白社共琴樽”,描绘了与友人共同品茗吟诗的惬意时光。 - 第五句:“身退名还重”,表达了诗人虽退隐江湖,但名声依旧重要。 - 第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