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酒初醒后,寒灯欲灭时。
霜飞蓬户早,月落戍楼迟。
未解闻鸡舞,徒兴梦鹿思。
诗成还稳睡,此意少人知。

【注释】碛:沙漠。礇枕:枕头。口占:随手写下的诗。未解闻鸡舞:《晋书·祖逖传》载,祖逖与刘琨为好友,两人常以鸡为伴,一听到鸡叫就起床练剑。这里借指友人。

【赏析】这首诗作于诗人客居边地之时。首联写晨起时的情景;颔联写夜幕欲降时的情景;颈联写梦醒后的情景;尾联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诗的前半部分,写晨起时的情景。“残酒初醒”,表明诗人刚刚从睡梦中醒来,还未完全清醒过来;“寒灯欲灭”,说明天已经快要亮了,但诗人还在继续看书、写作。这两句是诗人对昨夜情景的回忆和描绘,表现了诗人勤奋好学的精神风貌。

诗的后半部分,写夜幕欲降时的情景。“霜飞蓬户早”,描绘出一幅寒冷而寂静的画面,诗人早早就起床准备离开住所,去往军营。这里的“蓬户”指的是简陋的小屋,“霜飞”形容霜花在窗户上飘落的景象,形象地描绘出了清晨霜气弥漫的景象。

诗的第三、四句,写梦醒后的情景。“月落戍楼迟”,描绘出夜晚月亮落下后,戍楼还迟迟不熄的场景,暗示出诗人在军营中度过了漫长的一夜。这里的“戍楼”指的是边疆的营房,“迟”则是形容词,表示时间过长的意思。

诗的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情感。“未解闻鸡舞”,表明诗人还没有理解到朋友的用心良苦,仍然沉浸在自己的梦境中;“徒兴梦鹿思”,暗示出诗人在梦中梦见了自己像鹿一样奔跑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晨起时的情景、夜幕欲降时的情景以及梦醒后的情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勤奋好学、热爱祖国山河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