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者兵出农,耕战固其常。
屯成种黍稌,实作侬保鄣。
侬来敢生怨,侬谣遂成章。
侬愿干戈息,四海为边疆。
销兵作钱镈,老作太平氓。
【注释】
屯成种黍稌,实作侬保鄣:屯地成了良田,用来种植黍和稌。用收获的粮食来修筑边防工事。侬:古代吴越一带的居民自称。
侬来敢生怨,侬谣遂成章:我们这些百姓不敢生怨仇,但民间的歌谣却流传开来,成为歌章。
侬愿干戈息,四海为边疆:我们愿意停止战争,使得天下太平。四海为边疆,泛指国境以内。
销兵作钱镈,老作太平氓:销除兵器,铸造农具,使老百姓过上太平日子。老作:长年安居乐业。氓:百姓。
【赏析】
《吴侬谣》是一首反映人民要求罢兵休战,安定社会,实现太平生活的民谣。诗以“侬”为主调,反映了江南水乡人民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开头两句:“古者兵出农,耕战固其常。”说明古时战争频繁,而农民要进行耕种,因此必须从事农耕和战斗。这两句是对历史的一种概括。
“屯成种黍稌,实作侬保鄣。”说的是屯垦后的土地变成了良田,农民们用收获的粮食修筑了边防工事,以保家园平安无事。
“侬来敢生怨,侬谣遂成章。”这里讲的是当地老百姓不敢生怨言,但他们的歌谣却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传唱的歌章。这里的“侬”是吴越地区的民众自称为“吾”、“我”,这里也代指吴越地区的人。
“侬愿干戈息,四海为边疆。”这句话说的是老百姓希望停止战争,使得国境以内都安宁下来,四海之内都是他们的边疆。这里的“干戈”指的是战争,“四海为边疆”则是说国家的安全就是边疆的安宁。
最后两句:“销兵作钱镈,老作太平氓。”说的是要销弭兵器,铸造农具,使得百姓都能过上太平的日子。这里的“钱镈”是一种农具,是用来耕地的工具。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它以江南水乡的民谣为载体,展现了人们对和平、安宁生活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