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魄欲坠地,启明初上天。
揽衣出门望,鸡鸣高树颠。
一声海色动,载啼朱斗旋。
三唱车既牵,征途何渺绵。
喈喈复胶胶,去骑何联翩。
车中者谁子,东吴美少年。
读书碧窗夜,起舞淡幽玄。
岂效五陵侠,金距斗东阡。
行行向何许,言往钟山壖。
金马云中耸,苍龙阙角悬。
鸡人起呼旦,待漏禁门前。
矫首思君子,长哦风雨篇。

【注释】素魄:月。天:指天空。启明:指东方的曙光。海色:指晨曦。胶胶:鸣声。五陵:长安附近的五个皇族聚居的陵墓区,这里泛指贵族子弟。钟山:南京的别称。云中耸:高耸入云。苍龙阙角悬:指宫殿建筑雄伟壮丽。

【赏析】诗以咏鸡起兴,点出时序,又借鸡鸣抒写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慨。诗的中间四句写诗人听到鸡叫而思君之情。后四句则描写了诗人在京城中的行踪和心情。诗的末六句,以“矫首”、“长哦”等词语表现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风格沉郁顿挫,意境雄浑阔大。

这首诗是作者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离开京都建业赴京口途中所作。诗人通过咏物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悲愤情怀。

【译文】

月亮将要坠落到地上,曙光刚刚出现在天边。

我披衣出门望着远处,鸡鸣在高树之上。

一声鸡鸣惊动天地,载着啼声旋转上升。

三遍鸡鸣车轮开始转动,征途漫长无边无际。

“喈喈”声中似有连珠般的叫声,去的马车连绵不断。

车中是谁?东吴的美少年。

他读书于夜晚月光下的窗前,舞动衣裳在淡雅幽深的庭院里翩翩起舞。

岂效那五陵侠客,斗鸡于洛阳东郊?

他驱马前行,不知走向何方,只言往钟山之旁。

金门楼上的卫士们高声呼唤,等待在宫廷大门之前听漏报时辰。

抬头仰望,思念那些高尚的人,长吟《风雨》篇。

【赏析】

此诗作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冬从京都建业至京口。当时诗人已离开京都,但还未到京口,所以先写到建业。诗中抒发了他对建业的思念及对仕宦生活的渴望。

开头两句:“素魄欲坠地,启明初上天。”意思是:月亮快要落到地上,曙光刚刚出现在天边。这两句以景起兴,渲染出了日出时分那种宁静、肃穆的气氛,为下面的抒情张目。“素魄”指月亮,“启明”指曙光。“欲坠”、“初上天”表明太阳刚升起,曙光刚刚出现。“素魄”“启明”都是古人所说的星名,这里用来代指月亮和太阳。“欲坠地”与“初上天”相对,表明日出时间还很早,但已经可以看到日出的景象。这两句诗既交代了时间(清晨),又渲染了气氛(宁静、肃穆),而且用“素魄”“启明”两个词分别代表月亮和太阳,把两者联系起来,表现出一种自然景象。

第三句:“揽衣出门望,鸡鸣高树颠。”意思是:他撩开衣服准备出门,远远看见鸡在高大的树木上叫唤。“揽衣”表明他起床得很早;“出门”则表明他要出去活动了;“高树巅”表明他在高处看到鸡在叫唤。“鸡鸣”与前两句中的“欲坠”“初上天”相呼应,都表明时间还很早,但他却早早地起床了。“鸡鸣”不仅表明时间还很早,而且表明他已经在高树上看到天亮的情景了,这就更加显示出他的兴奋之情。

第四句:“一声海色动,载啼朱斗旋。”意思是:一声鸡鸣惊动了大海,随着鸡鸣声一起旋转的还有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海色”指大海的颜色,这里用来形容鸡的啼叫声;因为鸡的啼叫声传得很远很远,所以听起来好像海也在颤动一样。“载啼”即随着鸡鸣声一起旋转,“朱斗”是北斗星的名称,这里用来指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海色”与“载啼”,“朱斗”与“旋”,都用得十分巧妙,使诗句显得生动活泼。

第五句:“三唱车既牵,征途何渺绵。”意思是:三次鸡鸣声响彻大地,我的征途多么遥远漫长啊!“唱”与前面提到的“载啼”、“海色”、“朱斗”相呼应,都是形容鸡的叫声。“三唱”表明鸡叫了三次;“车既牵”即车已启动;“途程”指行程,“渺绵”即遥远漫长。这一句诗写得非常形象生动,它不但写出了鸡鸣声给人带来的感觉,而且写出了鸡鸣声给人带来的喜悦。同时,它还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激动之情,因为他马上就要出发了,而且前途还很遥远漫长呢!

第六句:“喈喈复胶胶,去骑何联翩。”“喈喈”与前面的“三唱”相呼应,是说鸡鸣声不绝于耳;“胶胶”与前面的“载啼”相呼应,是指鸡鸣声连绵不断;“去骑”是离开骑马的意思;“何联翩”即何连连不断。这一句诗既写出了鸡鸣声给人带来的感觉,而且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激奋之情。

第七句:“车中者谁子,东吴美少年。”“车中”指车上;“者谁子”即谁的儿子;“东吴”泛指南方地区;“美少年”是说这位少年长得英俊漂亮。这一句诗的意思是:车上坐着什么人?原来是东吴的一个英俊少年。这一句诗不仅交代了人物,也点出了地点和年龄。

第八句:“读书碧窗夜,起舞淡幽玄。”“读书”是说在读书;“碧窗”是说窗户是绿色的;“夜”字说明是在晚上;“起舞”是说跳起舞来;“淡幽玄”是说舞姿优美动人。这一句诗的意思是:我在绿色窗前的碧窗前读书,读到深夜就跳舞起来,舞姿优美动人。这一句诗既写出了诗人读书的时间(夜)、地点(碧窗前),也写出了他读书的目的(为了写作)。这几句诗既写出了自己的生活情趣,也写出了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第九句:“岂效五陵侠,金距斗东阡?”意思是:难道要效法五陵的侠士们斗鸡吗?“金距”是一种兵器,“斗”是斗鸡游戏;“束阡”是古代划分土地的区域,这里指的是东边的地区。这一句诗的意思是:难道要效法五陵的侠士们斗鸡吗?这一句诗不仅表示了自己对五陵的侠士们的不满,而且表示了自己对他们行为的鄙夷。

第十句:“行行向何许,言往钟山壖。”意思是:一行一行地走着,不知要到什么地方去,只说要去钟山附近。“言往”即说要前往的意思;“钟山”是南京的别称;“壖”是城墙外围的意思。这一句诗意思是:一行一行地走着,不知要到什么地方去,只说要去钟山附近。这句诗既写出了诗人的行程,也写出了他的目的地,同时还表明了诗人的心境。他虽然要去南京,但又不知道要到哪儿去,也不知道该干什么,只好说说而已。这几句话表面上似乎有些消极颓废的样子,实际上却是诗人内心深处无法排解的痛苦和焦虑的表现。

第十一句:“金马云中耸,苍龙阙角悬。”意思是:只见金銮门外守卫的士兵高耸入云,皇宫巍峨高耸直插云霄。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守卫士兵和皇宫比作云和苍龙,既写出了守卫士兵的高度,也写出了皇宫的宏伟壮丽。这两句诗既表现了守卫士兵和皇宫的高大雄伟,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骄傲和自豪。

第十二句:“鸡人起呼旦,待漏禁门前。”“鸡人”是负责报晓打更的人;“呼旦”是喊天快亮的意思;“待漏”指在宫门等候皇帝的命令或召唤。“漏”是计时的器具;“候”是等候的意思。这一句诗的意思是:这时天色渐渐亮了,报晓的鸡人开始喊叫,催促着天快点亮吧!这一句诗既交代了时间和天气(天色渐渐亮了),也表明了他的心情(心情焦急),因为他还要在宫门等候命令或召唤呢!

第十三句:“矫首思君子,长哦风雨篇。”意思是:仰头思念君子,长吟风风雨雨篇。“矫首”即仰头;“长哦”即长时间吟咏或歌唱;《风雨》是《诗经》的篇名。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仰头思念君子,长吟风风雨雨篇。这两句诗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奋之情(仰头思念君子),另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长吟风风雨雨篇)。

第十四句:“嗟哉!”两个字用得极其有力,既是叹息声,也是赞美声。意思是: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