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差万玉立,窈窕一亭深。
不改冰霜操,时聆鸾凤音。
数等零陵石,诗同淇澳吟。
颀然二高士,允若双南金。
临川嗟逝水,焚香弦素琴。
昔贤不复作,慨想豁冲襟。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诗歌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选项分析判断。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高洁的节操,自喻清高的品格,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之情。
万竹亭高士图:万竹林中有个高大的亭子。万竹:万竹园。高士:指高尚的人,此处泛指有德之人。
参差万玉立,窈窕一亭深:参差不齐的竹子矗立着,一个幽深的亭子在其间。
不改冰霜操,时聆鸾凤音:我依然保持着不改变操守、正直清廉的品性,不时聆听着鸾凤般的音乐声。
数等零陵石,诗同淇澳吟:像零陵的石头一样坚硬而美丽,我的诗就像淇水旁的泉水一样清澈明净。
颀然二高士,允若双南金:两位高洁之士,真像两道南方耀眼的金色光芒。
临川嗟逝水,焚香弦素琴:面对奔流不息的水,我点燃香烟弹奏素琴。
昔贤不复作,慨想豁冲襟:昔日的贤人不再创作,让我感慨万分,心胸豁然开朗。
【答案】
译文:万竹林中有座高大的亭子,我依然坚守着正直清廉的操守,时时聆听那鸾凤般美妙的音乐。我的诗像淇水旁的泉水一样清澈明净。两位高洁之士,真像两道南方耀眼的金色光芒。面对奔流不息的水,我点燃香烟弹奏素琴。昔日的贤人不再创作,让我感慨万分,心胸豁然开朗。
赏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中“万竹”和“一亭”,“不变”和“时聆”,“二高士”和“双南金”等词语的运用富有象征意义。诗人用“万竹”来比喻自己,用“一亭”来比喻自己的高洁品格,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志向之远大、人格之高尚。“不改”“时聆”表明他始终如一地保持自己的操守,随时都能听到美好声音的悦耳旋律。诗人用“二高士”,来比喻自己,又用“双南金”,来比喻两位贤人,说明诗人不仅自身品德高尚,也具有很高的才能。最后两句写诗人看到时间不断流逝,感叹时光易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