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鳷鹊观,岧峣凤凰城。
衣冠列剑佩,龙蛇动旗旌。
碧涨御沟水,声啼上林莺。
览物写情思,无愧水曹名。
【注释】
张子正:即张方平,字方平。
鳷鹊观(wěi ruò guān):在今河南郑州附近。岧峣(yáo yáo);高耸。
衣冠列剑佩:指文武官员。
龙蛇动旗旌:指军容整肃。
御沟水:指京城附近的护城河。
上林莺:上林苑的黄莺。上林苑是汉宫名,在长安城北,是帝王游猎之地;也指皇帝所居住的地方。
览物写情思:观赏景物而寄托自己的感情。
无愧水曹名:不愧于“水曹”之职。水曹,即水部郎中,掌管河道、水利和漕运等事。
【赏析】
《送张方平谒选赴都》是一首七律诗,作于天圣元年(1023年),当时作者任集贤校理。张方平是作者的朋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去赴考的祝贺和勉励之意。全诗四联,第一联为起首句,颔联、颈联为第二联,尾联为第三联,以“览物写情思”为主旨,用典自然贴切。
首联“巍峨鳷鹊观,岧峣凤凰城”,点明题旨,表明诗人送张方平赴京的原因。鳷鹊观和凤凰城都是古都名胜。诗人运用对偶手法,描绘出一幅雄伟壮观的景象。鳷鹊观高耸入云,凤凰城则更加巍峨壮丽。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又表达了他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颔联“衣冠列剑佩,龙蛇动旗旌”,进一步描绘了京城繁华景象。衣冠列剑佩,指的是文武官员身着官服,佩戴着宝剑,象征着他们的威严和地位。龙蛇动旗旌,则是形容他们的军队阵容整齐划一,气势磅礴。这两句既体现了京城的繁荣昌盛,又展现了官员们的威武之姿。
颈联“碧涨御沟水,声啼上林莺”,则从听觉角度描绘了京城的声音。碧涨御沟水,形容皇宫周围的护城河水面宽广,波纹荡漾,如同绿色的波浪般起伏不定。声音啼上林莺,则是指皇宫周围有黄莺在欢快地歌唱,它们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歌声一般。这两句既渲染了京城的宁静祥和,又增添了诗意之美。
尾联“览物写情思,无愧水曹名”,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和升华。诗人用“览物写情思”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祝愿和勉励,希望他能在仕途上取得更好的成就。同时,他也强调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认为这样的友谊值得珍惜和传承。最后一句“无愧水曹名”则表示他相信张方平会不负众望,成为一位优秀的官员。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它通过对京城景象的描绘,展现了盛世繁华的景象;通过对友人的祝愿和勉励,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人生价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