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源发龙泓,奫停湛空碧。
影斜瑶台镜,气压桥门壁。
蜿蟺菖蒲根,赑屃蛟龙迹。
相期学仙徒,握手弄云液。

【注释】

灵源:地名,在今江西南昌。龙泓:山名,在江西宜春东北。奫(zhàn)停:形容水清澈。湛空碧(bì):形容水色如宝石般晶莹透明。影斜瑶台镜:形容月光映照在水面上如同瑶台上的镜子。气压桥门壁:形容波涛汹涌。蜿蟺(qū léi):形容曲折蜿蜒的样子。菖蒲根:指生长在水中的菖蒲植物,有香气。赑屃(bìxiè):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形似龟蛇,能背负重物。蛟龙迹:指水流中的漩涡。相期学仙徒:意指志同道合的朋友。握手弄云液:意为手执云朵般的云雾,形象地描绘了仙人的超凡脱俗。

【赏析】

《半月池》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对明月、清泉、月影、风姿、神韵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首句“灵源发龙泓,奫停湛空碧”。灵源是地名,位于今江西南昌,以产美酒闻名;龙泓则是山名。这里用“灵源”和“龙泓”两个地名来形容明月的皎洁明亮,如同天上的明珠落入人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奫停”则形容明月在水中的倒影,如同水中的一块宝石般晶莹剔透。“湛空碧”进一步描绘了水面的清澈程度,仿佛连天空都在其中映衬。

颔联“影斜瑶台镜,气压桥门壁”中,诗人以“瑶台镜”比喻明月的光辉,将其映照在水面上的倒影比作瑶台上的镜子。同时,“气压桥门壁”则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水面的波光粼粼,如同一座桥梁般横跨两岸,将月亮与大地连接在一起。这一联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观察力,又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敬畏之情。

颈联“蜿蟺菖蒲根,赑屃蛟龙迹”则通过具体的景象来表现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蜿蟺”形容水流曲折蜿蜒的样子,“菖蒲根”则是生长在水中的菖蒲植物,具有香气。而“赑屃蛟龙迹”则用夸张的手法描述了水流中的漩涡,仿佛蛟龙在嬉戏。这些细节描写都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

尾联“相期学仙徒,握手弄云液”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追求。“相期学仙徒”意味着他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追求神仙般的生活;而“握手弄云液”则形象地描绘了仙人的超凡脱俗状态,仿佛能够用手握住云朵般轻盈飘渺的云雾。这一联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又展现了他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浪漫情怀和高远志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