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携我如头,我从君若尾。
不是西看山,便是东涉水。
谁家薄福缘,生此两狂子。
受用能几何,苦他双脚底。

注释:

君携我如头,我从君若尾。

这是说,你带着我就像头顶着一颗头,我跟随着你就像是尾巴。

不是西看山,便是东涉水。

这不是向西看山,就是向东游历。

谁家薄福缘,生此两狂子。

是谁家的福缘,生出了这么两个疯狂的人呢?

受用能几何,苦他双脚底。

他们享受的能有多久呢?只是让他的双脚受苦。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被贬谪到永州时,表达了他对当时官场生活和人生态度的不满。全诗以“君”和“我”为第一人称,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在官场生活中的种种遭遇。

首两句“君携我如头,我从君若尾”,以比喻的手法,描绘了两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诗人将对方比作头顶上的一颗头,自己则如同跟在尾巴后面的尾巴,形象地表达了他们对彼此深厚的友情,也暗示了他们在官场生活中的相互扶持。

接下来的诗句“不是西看山,便是东涉水”,则是对两人生活状态的生动描绘。他们要么在西看山,要么在东涉水,形容的是他们在官场中的奔波劳碌,没有一丝的闲适和安逸。

中间三句“谁家薄福缘,生此两狂子”,则是对诗人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人感叹自己的身世之苦,认为自己的遭遇是命中注定的,生来就有这样的运气,能够结交这样的两个好友。这里的“薄福”一词,既指诗人自身的运势不佳,也隐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同时,“两狂子”也是对两位好友性格的描述,他们的率性、豪放、不羁,让人无法忽视。

最后两句“受用能几何,苦他双脚底”,则是对两人生活的无奈和辛酸的抒发。虽然他们享有的待遇并不多,但是为了生活和理想,他们不得不承受这份辛酸和痛苦。这里的“受用能几何”是对两人人生经历的概括,而“苦他双脚底”则直接点出了问题的核心,即他们的痛苦源自于生活的艰辛。

整首诗通过对两位友人的描写,展现了他们在官场生活中的艰辛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