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饮中称八仙,趣味到此难夤缘。
野仙又出四明客,倾盖况在清樽前。
红梅花开赏春霁,朱帘绿幕齐高搴。
吾侪水部本好士,未是佳客何曾延。
野仙南来致双鲤,中有尺素从两钱。
乃知行迹遍海壖,乘春却踏梁溪船。
好山好水入挥洒,意匠所至无馀笺。
得来赠遗多妙墨,鸾仪鹄影惊联翩。
酒酣运笔等垩帚,高堂白日生云烟。
岂须藏袭待他日,放手己见人争传。
行囊中有端石坚,品高不肯随时妍。
三花插巾笑起舞,但脱俗韵称高贤。
吾歌野仙止于此,此意已逐高鸿鶱。
张仲正(张仲实,号野仙),是唐代诗人,其诗多写山水田园生活。
当时饮中称八仙,趣味到此难夤缘:在唐时,人们常以八仙来比喻高超的技艺。“夤缘”,指攀附关系。
野仙又出四明客,倾盖况在清樽前:四明客,即刘晨、阮肇,都是传说中的仙人。“倾盖”,指把酒壶倾倒着放在车上,表示敬意。“清樽”,指美酒。
红梅花开赏春霁,朱帘绿幕齐高搴:春雨之后,万物复苏,红梅怒放。“霁”是雨过天晴的意思。“朱帘绿幕”,代指女子的闺房。“高搴”,意思是高高地提起。
吾侪水部本好士,未是佳客何曾延:水部郎中,是唐朝官名,相当于现在的文化部部长。“佳客”,指有才学的人。“水部”和“水部郎中”,都是借喻有才德之人。
野仙南来致双鲤,中有尺素从两钱:野仙从南方来了,带来了两条鲤鱼。“双鲤”,指两条鲤鱼。“尺素”,指书信。“两钱”,指两个铜钱。
乃知行迹遍海壖,乘春却踏梁溪船:野仙的足迹遍布各地,春天来临的时候他还要乘坐船去梁溪。“海壖”,指海边地区。“梁溪”,是江苏无锡的一个地名。
好山好水入挥洒,意匠所至无馀笺:好的山好水进入了他的笔端,他的想象力无所不包,没有多余的纸可以写下去。“挥洒”,指自由自在地写。“意匠”,指他的构思。“馀笺”,指剩余的纸张。
得来赠遗多妙墨,鸾仪鹄影惊联翩:他得到的赠礼都是精美的墨宝。“鸾仪”,是神话中的凤凰,这里指美好的事物。“鹄影”,指天鹅的影像,这里也指美好的事物。“联翩”,形容接连不断。
酒酣运笔等垩帚,高堂白日生云烟:酒喝到很醉的时候,他用毛笔写字,就像用垩土扫墙一样干净,好像天上出现了白云一样。“垩帚”,是古代用来打扫墙壁的东西,用泥涂成,形状像帚。
岂须藏袭待他日,放手己见人争传:他根本不需要藏着掖着等待将来再用,而是自己表达自己的看法,大家都会争相传颂。“藏袭”,是指隐藏起来不让人知道。“放手己见”,就是放开手脚说出自己的意见。“人争传”,就是人们都争着去传颂。
行囊中有端石坚,品高不肯随时妍:他的行囊里有块端石,虽然质地坚硬,但他不愿意随着时尚改变自己的品行。“端石”,是砚台的一种名称。“妍”,是美丽的样子。
三花插巾笑起舞,但脱俗韵称高贤:他用三个花瓣做成帽子,一边笑着跳舞,一边显示出超凡脱俗的气质。“三花”,是指一种花,具体是什么花不知道。这里的“笑起舞”可能是夸张的说法。“脱俗韵”,指的是脱离世俗的风格。“高贤”,是指高尚的贤人。